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稿件

民盟市委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学术研讨会举行 重温历史 携手前进

WDCM上传图片

  4月27日,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东华大学举行。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此次研讨会由民盟上海市委、民革上海市委、上海中山学社联合主办。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沈志刚、民革市委专职副主委董波、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民盟市委副秘书长、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兼秘书长、东华大学教授廖大伟,东华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岑洁,民盟东华大学委员会主委胡良剑,民革东华大学支部主委王立新等出席开幕式。研讨会由民盟市委参政党理论与盟史研究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章义和主持。来自民盟、民革各级组织的成员60余人与会。

  沈志刚在致辞中表示,“五一口号”是一部极好的历史教科书。今天,我们纪念“五一口号”发布七十周年,重温当时所起的历史作用,研究其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巩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发展新型政党制度,都是十分重要的。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上海的广大盟员要把老一辈当时的历史选择转化为新一代党派成员自觉的现实选择,秉承先辈遗志,共同完成好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

  董波在致辞中表示,“五一口号”的发布,引领中国迈向了崭新时代,直接催生并铸就了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五一口号”所承载的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风雨同舟的精神力量烛照当下,对“五一口号”最好的纪念,就是不忘多党合作建立之初心,不忘民革合作之初心,传承发扬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凝聚发展共识,提升履职能力,继承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的精神和伟大遗愿,走好新时代多党合作制度的新征程。

  中国革命和建设尤其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了伟大而辉煌的成就,并继续在努力前行。崔运花在致辞中表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研讨会上,来自民盟、民革的7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回顾了各民主党派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的历史背景和多党合作的发展历程,展望了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前景。

WDCM上传图片

  廖大伟认为,“五一口号”提倡并践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和民主法治的精神,不仅加速了新中国胜利曙光的到来,而且掀起了中国政党制度上的新篇章,对当代中国凝聚力量、攻克难关、稳步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具有重大意义。

  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业务处(研究室)副处长朱玖琳认为,中共“五一口号”中的联合政府不再是国民党占主体的联合政府,而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的联合政府。宋庆龄虽然对“五一口号”没有发表书面意见,但她在中国共产党的一再努力争取之下,北上参加新政协,在行动上响应了中国共产党的五一号召。

WDCM上传图片

  “从坚持走中间道路的‘第三方面’,国共矛盾调和,到坚定不移地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战友,其核心便是对党,对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民盟中央参政党研究中心研究员方研翔认为,政治认同的凝聚是“五一口号”获得积极响应的内在原因。

WDCM上传图片

  上海图书馆信息咨询与研究中心竞争情报部副主任沙青青回顾了20世纪40年代末民主党派成员在香港活动的历史,他认为,这段时期内,中共统战的“拉力”与南京当局排他性的政治威权的“推力”,促使当时已经左倾的旅港民主党派更积极地向革命力量靠拢,进而最终完成了从“中间派”到“民主党派”的历史性转变。

WDCM上传图片

  民盟华东师范大学理论研究分会的田润从民国报刊中分析了“五一口号”的号召力,他认为,“五一口号”得到了各方的响应,取得了连反对势力也不能否认的巨大成功。回望历史,我们从当时的报刊中找到民主党派、南洋华侨、工人、学生给与的响应,也能看到口号中新政协的号召带给时人的激动与振奋。

WDCM上传图片

  上海市金山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内司委)副主任委员戚涵钧通过对“五一口号”发布前后的有关分析,对民革在八个民主党派的排序问题作了探讨。“五五通电”后大的基本排序格局,尤其是民革第一、民盟第二的排序保持了下来。“五五通电”有力奠定了各民主党派排序的基本格局、基本框架。

WDCM上传图片

  民盟静安区委秘书长商志刚认为,“五一口号”的提出,表现了共产党对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诚意和决心,预示着一种全新的政党制度的诞生,奏响了协商建国的乐章,标志着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即将进入崭新时代。

WDCM上传图片

  在最后的点评环节中,章义和指出:“此次研讨会论文选题用心,史料丰沛,立论高远,有政治意识,有现实关怀。”

2018-05-09 14:40 作者:研究室 徐宏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