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基层 >> 稿件

建立盟员信息管理平台 民盟徐汇区委自身建设实现信息化管理

2013-06-28 12:44 作者:张韬岚

    40岁以下盟员有多少人,占盟员总数的比例多少?高精尖盟员有哪些,其在盟内的身份如何?最近有哪些盟员获得奖项和荣誉?只要打开盟员信息管理平台,输入搜索条件,相关数据一览无余。

    这正是民盟徐汇区委建立在对盟员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分类之上的一套信息管理平台,被认为是“一套比较超前的系统”,可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大数据”储备工作,也是徐汇民盟力求在自身建设方面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创举。

    民盟徐汇区委盟员人数众多,如何做好区委的组织建设和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是民盟区委主委周秀芬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想要做好盟员工作,首先得熟悉盟员的基本情况。民盟中央的信息系统采集的是盟员入盟时的个人信息,不能实时更新盟员获奖情况等信息,也满足不了民盟区委的信息查找需求。20123月,周秀芬主委提出一个设想:建立徐汇区委自己的盟员信息管理平台,用信息化手段和机制为民盟徐汇组织建设及各类人才的发现、培养、推荐、使用及发展规划的制订奠定科学而精确的数据基础。

    随后,民盟区委开始着手规划设计信息统计表格,希望尽量全面、详细反映盟员的基本信息。当年5月,经过反复修改与沟通,初步设计的盟员信息表格被下发到各支部开始进行信息统计。9月,区委召开会议,专题研讨《徐汇民盟盟员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在对信息平台的指导思想、基本管理框架和流程以及盟员队伍的基本情况逐一了解后,委员们对平台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和具体管理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民盟区委在设计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有些老盟员不太参加组织生活,信息很难采集。有的问题是在使用中发现的,区委同志第一次进行信息统计时,发现盟员人数对不上,查询后才知道是一位盟员换了基层,信息被原基层直接删除。这是因为最初设计的信息变更功能,老的信息会被直接覆盖。民盟区委为此在平台上新增了一年两次的信息变更提醒,基层如果做了信息变动,数据平台都能显示出来,通过留存历史数据,更为真实地反映盟员的实际信息。反复琢磨、修改,信息平台经过几次大的调整,就连使用简则也是三易其稿,最终形成2012年底推广到区委下辖34个二级支部的版本。

    这套平台对现有的盟员信息系统是很好的补充和完善,能够准确定义盟员在盟内的身份,通过实时更新进行动态管理。并可根据需要增加栏目,加法减法一起做,设置了多种搜索选项;权限下放到二级支部,保证数据的及时更新,同时预留各种权限的口子,待有需要再行开放。信息数据尽力对接民盟市委,功能则延伸至基层支部。该系统可批量进行信息的导入和导出,各支部负责人拥有平台数据库本支部范围内的所有应用功能权限,可以查询、统计本支部盟员的所有信息。信息变更则需要由民盟区委确认,这样分解了工作量,方便操作和管理。系统还增加了后备干部管理项目,侧重对人才队伍的分析、挖掘、储备和跟踪功能,动态、实时关注高精尖人才的发展与培养,为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同时,为防盟员信息泄露,系统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

    目前,民盟区委信息平台已正式投入使用,它的优点也逐步显现。民盟徐汇区委认为,信息平台建设只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更大的挑战是今后的使用,包括各种数据的分析利用。通过使用才会产生需求,才会发现问题,要把平台不断维护和完善好,让它在民盟区委的自身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