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16 09:12 来源:人民网 作者:转载
“如果把教师比作‘蜡烛’,那么我们全体盟员特别是其中的11万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就是11万支无私奉献的‘红心蜡烛’,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红心蜡烛’来点燃农村千千万万支‘蜡烛’,让农村教师以更明亮和炽热的烛光去照亮和温暖农村孩子的心。”
21万盟员有11万是教师
民盟为什么要开展“烛光行动”?经常有人这样问李重庵:有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教科所等开展的培训,他们力量很强,全都覆盖了,民盟凑什么热闹?
在李重庵看来,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凸显出来的主要矛盾主要表现是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特别是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亟待加强。民盟有21万多盟员,其中有11万是教师,就这个问题贡献出力,不论是盟员,还是作为以教育界别为特色的民主党派,都是责无旁贷的。因此,从2007年开始,由民盟中央倡导,在全盟开始广泛实施农村教育“烛光行动”。
“我记得在此之前,曾有盟员建议全盟要在教育方面做件大事、实事。我们考虑到农村教育现阶段主要矛盾是教育质量的差距,核心问题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滞后。对农村现有教师的培训,这虽然主要依靠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但民盟也可做不少工作。我们同盟内外的同志作了探讨以后,觉得帮助推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这个事情可以做,也应该做。”李重庵说。
事实上,成立于1941年的民盟,是一个主要由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界的中高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始终强调重视教育,并积极就此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民盟的一些前辈大师,如陶行知、梁漱溟、吴晗、华罗庚、费孝通、季羡林等,都当过教师,有很多都是大教育家。因此,开展“烛光行动”,继承了民盟的优良传统,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