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吴蓓丽、蒋华良等领衔的科研团队成功解析“B类”GPCR——人源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全长蛋白的三维结构,揭示了该受体蛋白不同结构域对其活化的调控机制,相关研究论文于伦敦时间2017年5月17日下午18时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上以长文(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通讯作者为吴蓓丽研究员、王明伟研究员和蒋华良研究员,复旦大学药学院为共同通讯作者单位之一。
GPCR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是最大的药物靶标蛋白家族,目前40%以上的上市药物以GPCR为靶点。B型GPCR包括GCGR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GLP-1R)等,与糖尿病、偏头痛和抑郁症等的发生发展相关。由于获得稳定的完整B型GPCR蛋白之难度极大,其全长结构一直未被解析,因此成为国内外GPCR研究领域的焦点和热点。
蒋华良:民盟盟员,现任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发展和应用生物学、化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深入开展药物设计、药物新靶标的发现、药物靶标构象变化与药理功能关系等研究。
吴蓓丽:民盟盟员,现任民盟中科院上海分院委员会主委,民盟上海市委委员,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结构生物学研究。2014年获得上海市科技系统五四奖章,并在同年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奖;2015年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7年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
2017-05-18 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