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集锦 >> 综合新闻 >> 稿件

民盟市六人民医院支部专家赴宁夏义诊途中救治患儿

2015-12-03 13:16 来源:民盟申康委员会

  WDCM上传图片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广大人民群众誉为“正能量”,而最近这感人的一幕在“三万英尺”的高空再次上演。这一回的剧情是:上海民盟的医生盟员们,在飞机上拔出医学知识的“刀”,救治了突发病危的回族心脏病幼儿,演出了一幕“蓝天上的挚爱”。

  2015年12月2日下午4点30分,民盟申康委员会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支部专家在曹建文主委的带领下,一行8人乘上FM9409次航班前往宁夏银川红寺堡人民医院参加义诊活动。飞机起飞约一个小时后,机上乘务员从广播里发出寻求医生帮助的信息。普外科盟员黄新余主任马上与乘务员联系,告知自己是普外科医生,随后他被乘务员带到了头等舱。约10分钟左右,黄主任回到座位后反馈病人的情况,原来是一个最近刚动过手术的幼孩,急需小儿科医生前往诊治。正好此行中有小儿科的盟员刘芬医生,她立刻去了头等舱。约过了20多分钟,刘芬回到座位取她的包,并表示她必须在头等舱观察和处理患儿。原来患儿是一个九个月大的男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法洛氏四联症,在上海心脏开刀刚3周,近两天有肺炎病史,当日上午还在医院吊过针。现突然在飞机上出现哮喘症状,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神志萎靡,家属焦急万分又不知所措。刘芬医生到场后,让乘务员拿来了听诊器,血压计和氧气瓶对患儿进行了诊治,因为飞机上没有哮喘的应急药物,刘芬医生果断选择对症处理,给患儿进行吸氧处理,并在患儿旁密切观察其病情。同时,乘务员向机长汇报了患儿的情况,机长立即决定改变路线,备降最近的郑州机场。半个小时后,飞机平稳地降落在郑州机场,此刻患儿的病情已经基本稳定。飞机停稳后,整个机舱的乘客都紧紧盯着头等舱,许多乘客拿出手机拍下了头等舱盟员医生,乘务员和患儿家属忙碌的画面,并通过微信传播了出去。与此同时,救护车已经等候在机场候机坪的地面上。随后,救护车上的医务人员进入头等舱带走患儿下了飞机,患儿亲属有四人也一同下了飞机。从患儿家属的穿戴上,可以明显看出是回族同胞。

  在停留郑州一个小时后,航班继续飞往银川,比原先预定的时间晚了一个半小时到达。前来机场接机的红寺堡人民医院院长杨廷宝听知本次事件后,赞扬盟员医生们把胡大一在飞机上救人的精神传承下来了。此时大家再打开微信,朋友圈里已是满布为六院医生在飞机上倾情救治患儿义举的点赞。零点时分,大家跟随着杨院长驱车到达目的地红寺堡。不顾舟车劳顿,盟员们清晨起来又立即在红寺堡人民医院开展既定的义诊活动,为红寺堡的百姓送去“蓝天下的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