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盟史专区 >> 稿件

黄炎培:但愿我言而不中

2015-09-23 09:45

  1931年春,黄炎培到朝鲜和日本考察。他对朝鲜情况作了深入的研究,他身历其境,深切感受到朝鲜人民亡国的痛苦。在日本,他看到大办青年团,在乡军人十分活跃,侵华备战气氛很浓。黄炎培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有了深刻的认识。他特地买了三本暴露日本军阀计划侵华的书带回国来。1931年4月23日他在归国途中,得知日本将于本年对华出兵,其计划是:封锁中国海岸,攻占徐州,截断津浦路;再侵占郑州,截断平汉路。取我资源,做其军事后援等等。黄归国后,到处奔走呼号,并先后撰写《朝鲜》、《黄海环游记》两书,由商务印书馆和生活书店出版。他在书中大声疾呼:“朝鲜,诚我之宝镜也!”以朝鲜人民亡国奴的痛苦情景来告诫国人。5月间,国民党已撤销对黄炎培的通缉令,蒋介石托邵力子邀他往南京晤谈。黄炎培把所见所闻,以及在日本购得的三本书面告蒋介石,蒋默不作声。而国民党政府的外交部部长王正廷大笑说:如果黄任之知道日本要打我,日本还不打我哩!如果日本真要打我,黄任之不会知道的。黄炎培说:很好,但愿我言而不中!但结果,“四个月后的9月18日,沈阳、营口、长春、安东,于同一时间被日本侵占了;22日,吉林又被侵占了。吾国方面,只办得六个大字,就是‘无准备,不抵抗’。”后来,他作《吊吴淞》一诗,讽喻此事:

  百里吴淞草不春,可堪黄海倦游身。

  小东柕柚拼孤注,极北关山尽虏尘。

  贾傅书成惟有旧,绕朝策在岂无人。

  乱离那许从头说,但见沧江战骨新。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黄炎培立即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他和上海市具有爱国反帝热忱的朋友三十五人组织了“抗日救国研究会”,以宁波同乡会为机关,天天聚会讨论抗日大计。同时黄炎培和中华职业教育社又创办了《救国通讯》杂志,后简称《国讯》,以鼓吹抗日救国。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军在上海发动进攻,爆发了“一二八”淞沪之战,十九路军在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影响下,违抗蒋介石命令,奋起抗战。黄炎培立刻和他的挚友史量才以及上海各界上层代表人物,发起组织“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发动各界征募军需品以支援前线军需供应,并维持地方秩序和市面金融。黄炎培还多次发表演讲,激发民众和学生的爱国热情。有一天,中华职业学校一千余名学生在大礼堂集会,黄炎培在会上发表演讲,讲着讲着,他突然用手一指台下听讲的四子黄大能:“大能,你站起来听着!日本人打过来,如果你贪生怕死,投降当汉奸,日本人不杀你,我也会杀掉你!如果你上战场牺牲了,我们全家将感到光荣!”在他的激励下,中华职业教育社工作人员和中华职业学校师生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运送军火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