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盟史专区 >> 稿件

除却衡山不是石

2015-03-20 10:31 作者:王海波

  今年是民盟中央原主席、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法学专家和律师沈钧儒先生诞辰140周年。沈钧儒,号衡山,祖籍浙江嘉兴。1875年1月2日出生于江苏苏州。在盟内,大家尊称他衡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进民盟工作不久,一次活动,听何济翔先生说:咱们民盟有两个圣人,张澜先生是北圣人,沈钧儒先生是南圣人。

  说到衡老,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爱国七君子。1963年衡老逝世后,著名喜剧家田汉作诗“挽沈老”,诗中曰:“示威常忆南京路,领队高唱义勇军”,讲得是衡老当年率众举行抗日游行,高唱《义勇军进行曲》的往事。1936年11月23日,衡老等七位救国会领袖被捕入狱。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要求国民党当局立即释放“七君子”。可以说,作为七君子之首,衡老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我们缅怀衡老,首先应该吸取的是他发自心底的爱国主义情怀。为爱国,他走上了与中共亲密合作的道路,成为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

  对于衡老人们有一种说法,此老色彩太红。1939年11月29日,梁漱溟先生就成立统一建国同志会去见蒋介石,在介绍成员时,提到衡老的名字。老蒋眯着眼说:“他和你们不一致吧。”这也是民盟创立之始,为什么没让衡老和救国会立即参加的主要原因。实际上,生活中的衡老正如他自己主张的那样,是个“主张坚定、态度和平”的谦谦君子。有诗为证:1947年民盟总部被迫解散以后,心力交瘁的黄炎培收到衡老赠给的一笔寿金,欣喜之余,作词一首,称赞衡老“此表煦煦以为仁,作风殊不似左倾。”十年后,在反右运动启始之际,衡老诚恳地劝告罗隆基:“你的错误大家可以讲,但不如自己交代好”,还对“摩拳擦掌”者说:“不要让朋友走上敌人的道路”。次年春,衡老来沪视察,专门约见已被打成“右派分子”的沈志远、徐铸成。他真挚地对沈志远说:“我过去学马列,是从你那里学的,你是我的老师。不要灰心丧志,你要振作起来,将来你还是我的老师。”

  如今,人们讲究生活品质,但往往只求奢华,不讲内涵。这方面,衡老是榜样。他提倡身心健康,数十年如一日,每天坚持自己创作的健身操。每日三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他还有个嗜好,收藏石头。和一般文人雅士不同,他爱石一取石之坚贞,二是寄托对亲人、国家、人生的怀念和挚爱。在他收藏的石头中,有他当年陪同亲属自上海赴陕西途中捡拾的五块石头。晚年,他细心地将这五块石头放进木盒,亲书纸条,上书“庚子我二十七岁(虚岁),随十一叔父赴陕西,与大哥、三弟(仲朴)等在老河口襄河坐一船拾石。”衡老是1963年6月11日逝世的。那一年上海男性平均期望寿命68岁。他能够健康长寿,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追求分不开的。

  在衡老诞辰140周年之际,我和从事律师职业的青年盟员一同前往衡山公园,向园内的衡老塑像敬献鲜花。1991年,有关方面决定在上海衡山路衡山公园为衡老塑像。是年春,我和统战部同志去衡老出生地苏州,将一块巨石送至上海。后经盟内著名雕塑家章永浩之手,这块巨石被塑成栩栩如生的衡老塑像。睹像思人,衡老虽然早已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犹如衡山之石,百岁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