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知道民盟很早。
1941年1月15日,周恩来在重庆致电延安:“重庆各党派想成立一个民主联盟,以求自保和发展。我们力促其成,条件为真正中立,不要偏向国民党。”周恩来说的这个“民主联盟”,就是正在酝酿中的民盟。此时,毛泽东正忙于应对皖南事变。5月8日,他在《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中指出:“须知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共产党如果不争取中间阶级的群众,并按其情况使之各得其所是不能解决中国问题的。”7月22日,毛泽东致电周恩来:我们决赞助各党派的民主运动。7月24日,周恩来电告在香港的中共代表廖承志:对梁漱溟等拟议中的民主同盟政纲可予赞助。
梁漱溟1941年5月20日抵达香港。他去香港之前和周恩来有过一次深谈。他告诉周恩来,民盟中常委决定派他去香港办报,通过这张海外报纸,把民盟成立的消息公布出来。周恩来热情地说:梁先生,如果你有困难可以去找我们在香港的代表廖承志。梁先生动身后,中共方面便开始为他物色助手了。三十年代上海有一家《立报》,发行量达20万份,萨空了曾任总编辑兼经理。当时萨空了受胡愈之邀请,准备上去南洋办报,正要动身,已是中共党员的名记者范长江来了,他对萨空了说:你别去南洋了,梁漱溟先生要去香港办报,你帮帮他。就这样,萨空了成了梁先生创办报纸的总经理。助手有了,报纸的名称呢?范长江和梁先生商量,名称要叫得响,于是他们为这张报取名为《光明报》(《光明日报》前身)。办报要钱呀,梁先生从重庆带去的钱不够,这时范长江告诉梁先生:有位富商愿意资助。很快,梁先生收到5000港币(可购黄金31.6两)。梁先生后来回忆说:“这些钱很能办些事,我捉摸这笔款是中共给的。”
周恩来把这些事告诉了毛泽东。9月8日,他收到了毛泽东发来的电报:“积极支持民主同盟的方针是很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