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盟风采 >> 院士风采 >> 稿件

小行星“谷超豪星”命名 市领导赴复旦大学表示祝贺

2009-10-21 00:00 来源:姜澎 作者:文汇报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时,我根据报纸上公布的资料,判断紫金山天文台预测的卫星经过上海上空的时刻不准确,当时学生不相信,事后验证我的判断是对的。我从小就对天象观察和天体运动规律研究学习非常感兴趣,今天这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谷超豪星’,我除了荣幸以外,更感到这和我的科学兴趣一致,真的很高兴。”在“谷超豪星”命名仪式上,a谷超豪先生的致谢辞显现出他很看重这份殊荣,而他39年前和紫金山天文台的“较真”经历,也让在场的包括紫金山天文台负责人在内的嘉宾们发出了会心微笑。

 

以我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届上海市教育功臣、民盟盟员谷超豪命名的小行星“谷超豪星”命名仪式,昨天下午在复旦大学举行。这是继原民盟市委主委谈家桢之后,复旦大学教授第二次获此殊荣。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出席仪式并讲话。她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向谷超豪教授表示热烈祝贺和崇高敬意。她说,“谷超豪星”的命名不仅是复旦大学的一件盛事,也是上海科技界、教育界的一件喜事,更是国家和上海的骄傲。

 

殷一璀在讲话中指出,谷超豪先生是一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科学家,他致力于数学研究事业,治学严谨、成果丰硕、影响广泛,在偏微分方程、经典规范场的数学理论、高维时空的孤立子理论等数学领域取得了开创性成果,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国际同行高度称赞,始终走在国际数学研究的最前沿。同时,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先生半个多世纪来,一直辛勤耕耘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先后担任复旦大学副校长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长期为本科生讲授数学基础课,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学识传授给年轻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数学人才。此外,谷超豪先生还是一位优秀的老共产党员。60多年来,先生一直以自己高尚的情操,为人师表,立德树人,言传身教帮助青年学子成长成才,师道永恒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演绎,担当起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据介绍,被命名的小行星是2007911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国际编号为171448,该小行星绕日运行周期为3.47035年。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于今年86日批准,这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谷超豪星”,作为对这位著名数学家的褒奖。

 

小行星的发现至今约有200年的历史,小行星的命名权属于发现者,目前,全世界共有2万多颗小行星获得永久编号,其中以中国人命名的小行星有100多颗。1999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申报,正式批准将该台1964年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第3542的小行星命名为“谈家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