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盟风采 >> 盟员自创 >> 稿件

我来说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参加民盟上海市委第49期青年骨干盟员培训班有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一直以来,卧龙先生的这句话都是我的座右铭,工作中、生活中,我都坚信,好男儿只有不断学习、胸怀国家,才能学有所成、坚韧不拔,因此我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作为一名青年民盟盟员,我更是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参政议政、热心社会服务,时刻不忘记自己身负的光荣政治使命。

  很荣幸,今年组织上给予了我这样一次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让我参加了“民盟上海市委第49期青年骨干盟员培训班”。这是民盟市委与市社会主义学院联合开办的第一期试点积分制班,是为进一步增强青年骨干盟员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与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等而开设的一期综合班,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学员们可以灵活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对我而言,这样新颖的上课形式和有超高含金量的课程,既可以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又可以让自己得到知识和思想境界上的升华!

  自6月份开班以后,我们的课程就正式开始了,我选修了周汉民老师的《经济形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杨雄老师的《十三五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对策》,还有袁伟东老师的《硅谷和以色列案例 对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启示》等课程。听这些老师上课,他们的思想之先进、他们的见解之独特,你会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而对于我这个学经济又从事经济工作的晚辈来说,周汉民老师的课程引起我最大的感触。

  周老师从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说起,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方向和目标等。他认为,要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和实现潜在增长率,至少要有三个表现:第一,制度创新。第二,科技进步。第三,要素升级。他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天要解决的问题,是环境问题。环境有五个要素,政治环境必须稳定而清廉、经济环境必须活跃而有序、文化环境必须包容而专一、社会环境必须公平而正义、法治环境必须健全而有效。他观点是:一、健全的法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有力的保障;二、如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际实现我们国家经济法制——特别是民商法制的现代化,这两者的齐头并进将有效地促进国家的发展;三、唯有依靠法治的稳定性才能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可预见性。

  而我从自己粗浅的专业知识水平来理解,应该是这样的。自美国的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经济增速也开始下滑,从连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但是中国现在的问题并不是周期性的经济失调,而是生产能力、创新性、高端的生产能力不足,伴随着低端产能过剩,资源过度流入低效传统部门的结构性问题。仅仅依靠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刺激,无法从本质上解决问题。这个就是当前国家经济形势的大背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去一降一补”。

  举个例子,说说我们当下非常流行的一个词“海外购”。比如到日本买电饭煲、智能马桶盖,到韩国买化妆品,到美国、欧洲买高档奢侈品,到澳洲买奶粉,好像什么东西都得从国外买才好,我们看到太多太多的中国人舍近求远跑到外国去买东西。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已达1.2万亿元。这些产品中国没有吗?我们都有,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海外购”现象呢?究其原因,其实是消费者对我们自己的产品缺乏信心,或者说我们提供不了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高品质产品。与此同时,钢材、煤炭、建材等行业却出现了价格持续下降和产能过剩的现象,据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数据显示,2015年7月初,煤炭价格下降到140元每吨,仅7分钱一斤。2015年8月份钢材价格降到1800元每吨,每斤钢材仅0.9元,有的媒体就评论说“钢材卖出了白菜价”。

  这就是我们说的“创新性、高端的生产能力不足,伴随着低端产能过剩”。而供给侧改革正是从供给一侧入手,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加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说到这儿,我又想起了当下非常热门的“工匠精神”,我觉得总理提出工匠精神,并非赶个时髦,而是一种急切,很有国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的那种景象。中国经济的良药,必须从制造业、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中去寻求,而且非常迫切。

  行文篇幅有限,很多感想都零零散散,也非常不成熟。之所以写此文章,是想与大家分享一些学习的心得体会。引用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一句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次培训班的学习,就如一股清流,流入我的生活,让我忙碌的生活顿时有了新的活力,让我的思想政治领悟进入了新的高度,也让我有更大的动力来投入到今后的盟务工作中。

2016-09-02 13:28 作者:徐政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