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盟风采 >> 盟员自创 >> 稿件

有一点志气,担一份责任

  我的专业是基础教育研究和语文教学研究,从事这份工作已近三十年,心无旁骛,只想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不曾想近“知天命”的年龄,一副新的担子落到肩上。领导的殷殷期待,盟员代表的无限信任,我既感激,又惶恐。

  我是1999年加入民盟组织的。介绍人是我的前辈,一位仁厚的长者,我工作上的师父项天舒老师。此前没有想到要加入任何政治组织,但思想上一直要求进步。之所以加入民盟,完全是受师父的影响。项老师是上海滩中学语文界资深的教研员,学问好,人品好,从参加工作起他就指导过我,我一直敬重他。1997年,我从基层学校调入区教育教学研究所,和项老师有幸成为同事。当我知道项老师是盟员,我才对民盟组织开始有了一点了解,从项老师的言谈中,我才知道很多学问大家,都是盟员,比如闻一多、陶行知、梁漱溟、陈望道、费孝通等,从此我对民盟组织就有了亲近感。也许项老师看出我是一个好学上进的年轻人,当他提出要介绍我入盟的想法时,我竟一口答应,没有丝毫犹豫。

  之所以说这一段历史,只是想表达一份感恩之情,以及自己对民盟组织的最初认识。正因为有这一份情感和认识,我才督促自己不断求进步,争取为组织做点实事,为社会做点好事。“出主意,想办法,做实事,做好事”,当费孝通主席提出这个12字方针时,我感到犹如一束光亮照亮自己,对加入民盟组织有了新的认识。于是,我会有意识更多关注民盟组织的一些代表人物。在我的书橱里,就有了闻一多的新诗集,有了陶行知的教育学著作,有了梁漱溟的传记,有了陈望道的语言学经典和费孝通的社会学宏篇……。我敬重民盟历史上这些璀璨之星,敬重他们的道德文章。我翻阅他们的著作,常读常新,分不清是他们的学问,还是他们对社会的一份情怀在不断滋养自己。

  在前辈先贤的影响下,加入民盟组织还不到4年,我就进入了区委班子,至今已历任四届区委委员。从严幼卿主委,到邹蜜蜂主委,再到现任的费俭主委,我有幸在他们的关怀指导和帮助下,尽己所能为组织出一份力,尽一份情。严主委的严谨,邹主委的开拓,费主委的干练,以及身边一个个性格鲜明情趣多样的盟员朋友,我感到自己的世界一下子变得广大了,多彩了,对专业研究也有了新的认识。现在回头再想当初加入民盟时,师父所说的加入这个组织,可以使自己多交到一些有思想有性情的朋友,可以多为社会尽一份责任献一份情怀,倍感欣慰。

  三届民盟区委委员,三届区政协委员,两届支部主委,已成为自己一份宝贵的人生经历。我要求自己平时一言一行,要树立盟员的形象,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争取为党派多做一点实事。也许是文科出身,有一点笔头上的优势,我自觉挑起党派参政议政的重担。作为民盟区委参政议政专委会副主任,每年两会的大会发言、政协提案,我挤出时间全身心投入。这些年来,我有多个执笔的提案获得区政协优秀提案,有的还成为区重点提案。作为党派推荐的教育界别的政协委员,连续几年教育专委会的调研报告,领导都把执笔撰稿的重任交给我。值得一提的还有,今年民盟市委举办的首届基础教育论坛,我积极参与,我和交大二附中的袁敏敏副校长都递交了论文,都入选为论坛优秀论文,我还作为论坛三位交流发言人之一,在全市的舞台上展现闵行民盟的风采。

  中国民主同盟有着光荣的历史,上海民盟更是民盟组织的重镇。在写这份换届体会文章之时,我还特地翻出1986年编纂的《纪年上海民盟四十周年》这本小册子,进行学习。读着徐铸成撰写的前言中“人总该有一点志气,一个党派也应该有自己的精神面貌”,精神为之振奋。我决心在新的岗位上多做一点工作,多长一点志气,多尽一份责任,不辜负组织的信任,盟员的期待。

2016-06-17 10:34 来源:民盟闵行区委 作者:董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