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盟风采 >> 盟员写真 >> 稿件

盟员那传林就“十月革命”百年在《环球时报》发表专题文章

WDCM上传图片

  今年的11月7日是俄罗斯十月革命百年。在这一纪念日的前夕,盟员、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学者那传林副教授在11月6日《环球时报》第七版深度报道栏目中就十月革命百年问题发表文章,并被环球网、新浪网等多家国内主流媒体全文转载。

  11月7日是俄国十月革命一百周年。1917年3月,沙皇制度垮台,同年11月,十月革命胜利,苏维埃政权建立。俄罗斯官方今年并没有专门的百年纪念活动。俄罗斯总统普京多次表示,“十月革命一百周年将被俄罗斯社会视为克服分裂的象征”。凝聚共识、克服社会分裂,这是今日俄罗斯建设的关键。

  那传林在文中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特别是转型国家都会存在历史包袱和遗留问题,俄罗斯官方在十月革命一百周年时的态度值得肯定,就是避免社会分裂,凝聚社会团结,不争论。通过加快自身的发展,来消除社会矛盾,解决自身问题。以十月革命一百周年作为实现民族与社会和解的契机,承认共识和消除分歧,以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俄罗斯政府和民间对十月革命等历史事件的态度引发关注,更深层的原因离不开官方倡导的“俄罗斯世界”理念。据那传林文中介绍,事实上,俄罗斯自2013年以来存在着官方倡导的意识形态“俄罗斯世界”。目前,“俄罗斯世界”在当代俄罗斯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有三个基本的含义:其一是指东正教文明统一的精神世界,其二是指俄罗斯文化和语言,其三是指在俄罗斯社会发展中共同的历史记忆和观点。普京2006年11月29日在圣彼得堡会见知识分子代表时第一次正式提出“俄罗斯世界”的概念。在2013年9月19日召开的瓦尔代会议上,普京在发言中第一次正式提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家认同和意识形态重建问题,他强调了“探寻和巩固国家的身份认同是俄罗斯的根本问题”“我们所有人,需要共同合作,形成一个统一的发展目标”。

  那传林认为,人们有理由相信,今天的俄罗斯在十月革命一百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会更多地凝聚社会的“俄罗斯世界”共识,努力建设国家,早日实现《俄罗斯2020年战略发展计划》。

2017-11-14 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