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上午,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举行2016年度重点课题成果新闻发布会,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徐海鹰出席会议并讲话。此次发布会发布了由民盟市委承接的重点课题《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组组长、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沈志刚介绍课题成果。市政协研究室副主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梅主持会议。
课题研究成果认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优良传统,工作法宝。政协委员唯有经常深入群众,访民情听民意集民智,才能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才能形成金点子、好办法,才能有的放矢说出、写出有真知灼见的建言。联系群众的能力是人民政协履职能力的根基,事关政协的履职宗旨和人民性本质。作为离群众最密切的地方政协,更应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增强联系群众意识,健全联系群众制度,改进联系群众方法,创新联系群众平台。为此,民盟市委课题组提出三点主要建议:1、思想上高度重视,是确保制度行之有效的前提;2、保障上精准有力,是落实制度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要扩大信息发布渠道,明确委员联系群众内容。要拟定实行考核制度,提升委员联系群众积极性。政协在组织委员每年填写《政协委员履职情况表》的基础上,设计并发放《政协委员联系群众活动记录卡》;3、平台上创新突破,是健全制度拓宽渠道的有益探索。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委员联系群众工作。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浦兴祖教授作专家点评。他认为研究选题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提出了不少颇有价值的创新制度,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质量,同时还就如何进一步深化研究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动力问题提出了建议。
最后,徐海鹰副秘书长在讲话中首先对课题研究者、论文作者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媒体记者认真关注和高度重视表示感谢。他认为,召开发布会的目的是希望将政协理论研究成果积极转化,民盟所做的课题研究价值,就是要建立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机制,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政治协商的动力问题。民盟的课题找到了具体的操作点,即填写联系群众记录卡和履职汇总表,作为党派界别,可以先做,再复制推广。政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我们要紧紧依靠各民主党派力量,做好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
2017-04-20 10:54 来源:民盟市委研究室 作者:徐宏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