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2 13:48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王同彤
华东师范大学 王同彤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对政治与社会体制改革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对于推进民盟自身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和履行参政党职能给出了新的目标。青年盟员是民盟未来事业的承担者,如何凝聚起这支队伍,使其更好地担负起发展的重任?我认为,鼓励青年盟员进行理论与盟史研究,是凝聚和增强队伍的关键。
一、青年盟员为什么要进行理论和盟史研究?
在我看来,通过理论与盟史研究,可以令青年盟员增强党派意识,真正做到知盟、爱盟、忧盟。
对于盟史,我很早就有了感性认识,我的母亲是一名老盟员,也是一位历史教师,所以从小阅读家里藏书和聆听母亲讲述,使我对民盟有了初步了解。当时家里的书架上有一本《民盟英烈》,我从头读到尾,只觉得热血沸腾,因为其中的人物都是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而奋斗的正直知识分子,他们既有文化知识,又有血性骨气,在我心中种下了对民盟的深刻印象。入盟前,我也阅读过不少盟史作品和民盟的人物传记,自以为算是知盟了,但真正加入民盟后,通过学习培训,阅读了盟内专家的研究成果如《寻根追源话民盟》等书籍,才真正对民盟和发展历程有了认识和体会。应该说,作为一名青年盟员,如不能对盟史上一些关键时刻、一些重要人物有所了解,是不够合格的。但是,仅仅满足于民盟史实的掌握也还不够。纵观盟史,民盟先贤殚精竭虑,夙夜在公,为实现中国民主富强的理想信念,贯穿始终。从这个意义来说,研究盟史,就是研究参政党实现“中国梦”的过程和经验。作为青年盟员,在学习盟史时能够体会其中蕴涵的先贤们忧国忧民之心、拳拳报国之志,了解民盟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光辉历史,这才算是真正的知盟。
人的认识总有其发展过程,从相知到相爱,是很自然的事情,但也绝不容易。对于青年盟员来说,从知盟走向爱盟,其关键在于形成党派意识,对民盟具备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民盟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积淀和优秀文化传承的组织,其间大哲先贤辈出,真知灼见频现。民盟在各个时期都凝聚了大批爱国民主志士,在教育、法律、科学、军政、学术等各领域都有盟员的显著成就。青年盟员阅读盟史,追思民盟前辈的崇高情怀和光辉业绩,必将产生沿着这些优秀人物开创的道路前行的动力。所以盟史教育应该作为一堂必修课,让青年盟员从历史中获得自信,真正爱盟。
只有成为了“自家人”,才会发自内心地去为民盟的发展出谋划策,才会为民盟的不足而忧心忡忡。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民盟需要进一步更新自己的理论贡献。历史上,民盟领袖提出的理论观点被执政党与社会各界采纳有着很好的传统。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墨西哥演讲,结尾时特别提到各文明之间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正是
二、青年盟员该如何进行理论与盟史研究?
对于理论和盟史研究的关系,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可以说理论研究是“面子”,而盟史研究则是“里子”。“面子”关系到民盟在参政议政、理论创新方面能否出彩,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而“里子”则是“面子”的基础,盟史也是研究的理论根源和思想宝库。和衣服一样,里子伏帖,面子也会挺括,所以两者同样重要,不能只注重理论拓展而忽视了盟史研究,或者只钻研盟史而忽视了理论建设。
理论与盟史研究有着一般学术研究的普遍性,也有着作为党派理论基础的特殊性。青年盟员应发挥学科背景与知识结构多元化的优势,要把研究的中心放在创新,要力求理论上有新表述,史料上有新发现,事件上有新分析,对实践有新启示。具体研究中,则要找准角度、掌握方法,牢记关怀。
首先是找准角度。一个有效的切入点可以使研究事半功倍,还可以与自己的工作实践和研究旨趣结合在一起。每个青年盟员其实都可以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和切身体会出发,各展所长来钻研理论与盟史。但最重要的,是青年盟员作为党派的一员,要具备党派意识,站在党派立场上去阐发理论、研究盟史。目前,在各行各业的盟员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某些研究方面,更可以立足创新、协同合作、扩大视角、开拓思路。
其次是掌握方法。立场决定方法,理论与盟史研究的特殊性,决定盟员参与研究的方法实际应该是史论结合。我的体会是,在今天迫切需要从历史中发掘思想传统和理论资源的情况下,需要借鉴一些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如英国“剑桥学派”所提倡的历史语境主义。简言之,我们如果要历史地理解一种思想理论,必须回到当时塑造和推动思想的社会环境和话语系统中去进行考察。比如,我们要对费老晚年提出各美其美的理论进行研究,就不能不回头发掘他经历中超出论著和文本范围的社会理论、传统和规范。在此层面上,既有的研究还需要继续深入。此外,一些新的视角,如心态史、表象史等;一些新的材料,如口述档案、回忆录等,也都可以在事件或个案研究中加以借鉴。
最后是牢记关怀。民盟是一个知识分子群体的组织,而这一群体在历史上都是社会精英、国家栋梁和民族未来,盟员不但要看到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研究不但要具有理论性,更应该有实践关怀。如
回望盟史,先贤们通过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亲历和实践了中华民族的解放斗争,维护和捍卫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结合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青年盟员还应该从理论与盟史研究中获得“历史自信”。为了民盟的进一步发展,青年盟员需要在实践中锤炼,在研究中成长,从而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