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3 12:05 作者:徐宏炜
制度的执行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关键
当前,我国仍处于结构调整,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中,腐败斗争实践经历了从“运动型反腐”到“制度型反腐”的过程。虽然,我们已经制定了很多制度规范,但重制定、轻执行造成了制度执行力的弱化,要确保反腐倡廉制度效用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在制度落实上多下功夫,而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习近平总书记说把权利关进笼子,“笼子”就是制度,但关键还是在人。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况曾有一个著名论断:“有治人,无治法”。即使有了“良法”,也得靠“人”来掌握和贯彻。华东师范大学徐连明认为,出于公心,正气的人治才是制度能够实施的前提。且人治和法治不能割裂,而应该是辩证统一、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正风气,慎用人,才能把制度不打折扣,少打折扣的执行起来。
上海财经大学董必荣介绍了新加坡的反腐模式。他认为,新加坡的反腐经验,总结下来无外乎三点:一是重教育,重视公务员队伍建设,行之有效的教育机制使官员时刻受到警示;二是重制度,如廉政金的制度性约束,违法违纪就应当取消其原有的一切利益;三是有高效执行力的反腐机构,新加坡的反贪污调查局作为一个直属最高领导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专门反腐败机构是取得廉政建设成功的重要保证。
上海长江律师事务所周忆认为,好的制度要有好的执行。如今,俄罗斯为了遏制腐败,禁止官员在国外拥有不动产和银行帐户。新华社连续推出的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成员的人物特别报道,内容除了各人的学习、成长、工作经历之外,还有他们的家庭情况。我们期待尽快推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要制度,更要执行力。
坚定理想信念是反腐倡廉的坚强防线
反腐倡廉建设离不开教育的支撑作用,廉洁自律不仅是政府官员和整个公务员队伍素养的体现,更是全社会公民文化素养的体现,只有具备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才能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
邓小平曾说:“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 ,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当前的腐败问题与信仰缺失,不敬畏法律有关。反腐制度建设,也是文化、道德、信仰、诚信方面的建设。上海社科院陈占彪认为,我们反腐一方面要靠制度、法律,另一方面要依靠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一直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在现在这个阶段,更要强调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
当前,网络反腐已然是社会的热点与焦点问题,且已经成为公众表达意见的一个有效平台,但反观“雷冠希”12秒视频在网上的肆意传播,我们不禁要问,网络反腐的底线在哪里?靠网络只能抓个别的人,反映更多的社会阴暗面,网络反腐能点起一把火,但真正的反腐,恐怕还是要靠一种制度和机制,教育和制度需要相辅相成。上海四维乐马律师事务所厉明认为,生活在这个时代,要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积极推进反腐进程,要从身边改变,反腐成效不会一蹴而就,也不要怨天尤人,我们始终要有积极的态度。
民主党派反腐监督的优势、问题及改进对策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确立了民主党派监督职能是我国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党派监督作为一种反腐的监督机制有其独特优势。因为,民主党派地位相对比较超脱,其反映的问题具有更多的客观成份;民主党派是由各界知识分子和有一定影响的代表性人士组成,其监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民主党派监督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有组织的监督,其监督的效果和影响必然更深远。
上海恒建律师事务所主任潘书鸿指出,民主党派监督作为一种非权力的体制外监督,是一项权利而非权力,从而导致了在反腐败斗争中,民主党派监督的不确定性和非刚性。
华东政法大学张善根认为,1945年,黄炎培和毛泽东在延安的历史周期律谈话仍是警示,腐败是正常的社会学现象,不是正常的社会现象。中国的政党制度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搭建了一个制度化的平台,作为民主党派成员要利用好参政平台,多建言献策。
面对新形势下的反腐败斗争,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沈志刚认为,民主党派的首要任务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监督水平,唯有提高民主党派整体素质,提高民主监督的质量,民主党派才能在反腐败斗争中有所作为。其次,应改革完善一些已有的监督形式。让民主党派成员积极参与到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促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最后,应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利用人大和政协进行监督的作用。参加人大和政协的各民主党派成员,应对党政机关在廉政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举报、批评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