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8 10:00 来源:民盟市委研究室 作者:徐本力
徐本力*
人民政协的民主形式融汇了协商、监督、合作,参与于一体,已成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政治协商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的政治职能。协商,是多元主体平等参与、协调利益、共同决策的一种机制。因此,协商民主必须充分地体现民主的内核,在此过程中协商的各方在“信息对称”和“知情权”方面都应该有充分的体现和保证。
思考一,“信息对称”和“知情权”是构建协商民主政治环境的前提条件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是指导人民政协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它的一个最大的理念上的创新.是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概括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力(也称“选举民主”)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也称“协商民主”),“ 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而实现协商民主的前提条件是保证参与协商各主体对相关问题的“知情权”,也即保证他们对相关信息的获取、掌握和使用上的平等权力。只有协商的各方对协商的议题及相关的信息上都有充分的了解,也即参与各方在充分知情的基础上,才能对协商的议题理性地达成科学、合理的共识。
(一)“信息对称”是形成和谐政党关系的基础
在我国,由于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并相互协商和监督。所以政治协商的主要对象是8个民主党派。执政党中共和参政党各民主党派之间如果不能形成一种“合力”,那么民主统一战线也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
从协商民主的理论和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与实践看,要做到政党间的协商民主,必须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即关于“协商对象”的范围问题、“协商平等性”问题、“协商的信息对称”问题、“协商内容政治性为主”的问题、“协商的形式”问题,以及“落实协商的结果”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协商民主是需要从全方位的角度进行思考,并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加以推进,才能真正实现。而其中“信息对称”的问题是实现协商民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和政治前提条件,
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协商民主”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协商的各主体(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及其他协商对象)之间,在信息的拥有上应该是对称的,平等的,如果在信息的拥有上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和对称,不能拥有平等的知情权,就不可能进行真正的、有效的协商。
政治协商作是中共与民主党派共同的职能,并内化在合作共事、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中。从合作共事上看,国家机关中,各级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领导职务中的党外干部,在职权范围内应该与中共干部拥有同等的权利,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对相关问题全面情况的“知情权”。
(二)“知情权”是政协委员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的前提条件
中共与民主党派在统一战线领域的合作共事,主要是通过民主协商进行的、而通过参加人民政协,就为民主党派的政治参与开辟制度化渠道。各民主党派通过人民政协这个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民主党派发挥作用的重要场所,反映各自所联系阶层的愿望和诉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通过政协组织的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各政协各界别人才的聪明才智,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政协委员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时,往往是通过调查研究,社情民意和专题会议等形式向党和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政协委员不能充分的掌握相关的信息,不具有真正的“知情权”,也就是这些委员如果一直处在一个信息封闭的环境中,他们是无法真正地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的。
对政协委员来说,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是他们的基本职能,政协委员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通过各种途径,掌握有关政府部门在执政过程当中的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自身的分析研究,采取各种方式向政府部门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而这些批评、意见和建议的合理性、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协委员掌握信息的情况。如果政协委员不了解政府部门执政过程的真实情况,就提不出更好的参政议政的意见和建议,如果不了解党政机关在执政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民主监督。几乎每个政协委员都有这样的体会,政府各部门在回复委员提案时,大多使用各种委员不了解的信息来说明他们所做的工作是正确的,客观地说委员有时因对全面情况不完全了解,所提出的意见、确实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其根本原因还是他们很难掌握真实的情况。既然这样,为什么政府部门不能通过其各自的途径让政协委员掌握全面、真实的信息。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政协委员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很好地保证。
“包容”是现代政治文明的一个核心价值观念,也是公民意识形成的基础。“包容性”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种政治道德,即坚定地相信自己提出的政治主张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人民政协提倡“民主协商、平等意识、求同存异、体谅包容” 的工作原则,如果没有这样一种政治基础,协商民主就无法实现。保证协委员在参政议政中应有的“知情权”,本身就是一种党和政府对政协委员等民主协商各主体的“政治包容”。反映了党和政府的宽大的政治胸怀。
由此看来,“知情权”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基本保证
(三)“知情权”是人民群众行使社会监督的基本权利,把“知情权”真正的、毫不保留的还给人民群众
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立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认真地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不仅是政协委员的代表参与,而且也是公民范围的普遍参与。公民有许政治参与的真正主体在于公民,如何通过人民群众的舞台,拓展公民的普遍赞誉,已成为当今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人民群众的有序政治参与在很多情况下表现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所进行的有序的“社会监督”。为了更好地促进公民更有序的政治参与,必级注重协商议题的公共性、协商范围的广泛性、协商参与的程度性、协商形式的公开性、协商结果的影响行性、协商组织的有序性。
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不断地出现社会动乱,这个国家和这个城市就无法正常地进行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党和政府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造成的,这就需要通过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帮助政府改正错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有会因为人民群众不知情,或从各方面听到了一些不真实、不确切的小道消息或敌对势力散布的谣言等造成的。也可以说是人民群众因种种原因对真实情况的“知情权” 没有得到保证造成的。如果我们通过通过各种途径让人民群众在第一时间就能知道真实的情况,就能有效的排除各种小道消息和谣言,有效的控制社会的稳定,避免由于各种不真实的信息而造成人们对党和政府的误解,以致发展成为一种对抗的情绪,进而出现一些人们不想看到的情况。上海市近年来发生的几次重大事件如“商楼火災”和“高铁撞车”等重大事故,由于在信息的发布上都存在不及时、不清晰、甚至不真实等问题,造成人民群众的诸多质疑,等事后再来澄清事情的真相时,已经很难消除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形的恶劣影响。
除此之外,有时宣传管理部门,也出现一些对媒体进行过度信息控制的做法,也在社会上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媒体对社会事件的报道往往会被宣传管理部门以“保密”和“避免造成不良影响” 等理由加以限制,当然适度、适当和适时的对信息的发布进行必要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怎样来判断这种适度、适当和适时的信息控制和信息封闭,值得进一步探讨。在党务和政务信息的公开发布上,要有群众观点,要相信绝大多数群众的判断。现实状况是,一味地封锁信息,反而起到反效果,反而会助长社会上的各种流言蜚语的泛滥,使人民群众真假难辨,以致当官方发布真实信息也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和认可,实际上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一定要把“知情权”真正的、毫不保留的还给人民群众,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实现。
思考二,解决好协商民主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信息传递障碍”
(一)努力解决在信息的拥有和掌握上的不平等状况
协商民主的特点之一是协商的主体之间必须是平等的,也即无论在形式方面和实质方面,参与者的权利,都是平等的,平等是协商的基础,没有平等就不是协商,至多只是“征求意见”和“通报情况”而已。从目前情况来看,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与8个参政党民主党派和其它协商对象,在信息的掌握和拥有上是不对称的。民主党派作为政党,其独立性是不够的,在协商过程中的不平等,在“信息对称”和“知情权”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直接影响了协商作用的充分发挥。
每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广大人民群众都是从《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几项专项报告中了解我市上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和新一年的预期发展目标。但事实上,在两会期间正式公布的新一年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目标并非是最终的预期发展目标。2010年市发改委在回复我“上海市2011年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目标中定性指标过多”的一份社情民意中表明:“这些指标年度目标由国家分解下达(一般要在3月份全国“两会” 以后),由于本市人代会开得比全国早,目标制定也要比全国早,因此提交市人代会审议的这些指标的目标值一般暂时采取定性表述方式(待国家下达目标后,这些指标也将调整为定量表述),这也是2011年本市目标定性表述增加的原因。”
从市发改委这个回复中可以看出,上海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目标实际上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在两会期间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全市人民公开发布,而另外还有一个版本是由市政府在全国“两会” 后重新进行定量化指标的修定,并由市政府“内部”掌握和执行。而事实上,这套版本从未再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全市人民发布,而且也不清楚是否再次经过人代会的审议通过。很显然,每年在两会上提交人代会审议,并正式发布的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目标的确切性和最终修定后的目标信息,无沦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是全市人民都不掌握、不知情。这表明我市协商民主的各个主体在有关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目标等重要信息的拥有和掌握上是存在“信息不对称” 的不平等状况,协商民主各主体的的“知情权” 也未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二)充分利用人民政协上通下传的信息中介作用,沟通协商民主各主体之间的信息联系
在协商民主过程中,信息传递不通畅问题,大大影响了“信息对称” 和“知情权”的实现。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加以解决。其中人民政协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人民政协上通中央,下联各界,具有上下渠道畅通的特点,尤其是在收集舆情、反映民意、报送信息等方面渠道通畅,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方面,拥有信息传递上的路径优势。人民政协是我国最广泛、最充分、最有效、最安全的民主形式和信息传递途径。
人民政协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是组织工作者与履行职能主体之间的关系。所以,在组织内党派与政协的工作职能一定是相交的。各民主党派与中共一样都是人民政协的组成单位,代表着一个界别,按照人民政协工作计划和要求行使参与性协商。党派的工作职能与人民政协的工作职能在政治协商的平台上进行交集、“开关” ,这种工作职能效率对各方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因而,应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信息传递的特殊中介作用,帮助委员真正做到“知情参政议政” 和“知情民主监督”。 正如冯国勤在“推动多党合作和人民政协事业向前发展”一文中指出的那样:“要把完善政协的民主形式与加强政协的新闻宣传结合起来,逐步推进政协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的公开和透明,促进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更好地实现社会各方面的愿望和要求。”为此,要深入研究政协如何进一步畅通和拓宽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利益诉求信息表达的渠道,扩大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有序政治参与,在政协这个平台上充分表达和反映出来。把政协建设成为协商民主个主体之间信息交流、交锋和交融的重要平台。
(三)努力掌握好信息发布时间和时机
在信息发布过程中,重要的是要掌握好信息发布的时间和时机,过早了不行,过晚了也不行。我国民主协商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发布信息的时间过晚。例如,市政府在市政协召开各种相关协商会、咨询会和重大问题的讨论会时,经常是协商的议题在参加讨论的政协委员在会议前几天才知,而直到会议召开时才看相关的材料。因此,对协商、讨论的内容往往是一无所知或知之不多,致使协商流于形式,影响了协商的有效性。党政部门应掌握好信息发布的时间和时机,使参与协商的政协委员有更充分的时间作好参加协商讨论的准备,包括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这样协商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四)进一步提高信息的清晰度
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中,往往出现“信息清晰度”不够的情况,无形中给政协委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帶来很大的障碍。
例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非常重要,虽然由于具体情况的复杂性,应遵循“弹性调控原则” 进行确定, 但仍应有一定清晰度的边界。从全国各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制定看,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项指标大多是用“间接定量指标”外(即“与国家价格调控目标保持衔接” ),其他各项发展目标大多用明确的定量化指标加以表述。而上海每年两会期间公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却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大多用边界不明显的方式加以表述这一信息。以2010年为例,上海市19项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的“目标值”中,有7项是用“定性目标” 表述,占37%;有10项指标采用“以上”或“左右”的“边界不太确切的定量目标”表述,占53%;只有2项是用明确的定量指标来表述。从“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这2项增长目标值看,全国和各省市均采用明确的定量指标表述,唯独上海市从“十一五”规划以来,每年均按“持续稳定增长”的定性方式表述,这种表述方式模糊度太大, 根本无法检验,也无法监督,看不清这一广大上海市民非常关心的民生指标的发展前景。2011年上海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目标中的定性指标不仅未減少,反而又有所增加。
定量化的目标值应有一定域界,如“8.5~9%”或“9~10%”,这种表述不仅边界清晰,而且也有一定的弹性, 比用“以上” 或“左右” 来表述更清晰,完成后也更便于检查、评定和监督。重庆市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就采用了这种“高低区间数域”的方式来表述,即增幅为11.4%~13%。
为此,政府部门应尽力提高所发布的有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信息。
(五)进一步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1,应努力构建和谐的信息环境,确保党政部门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温家宝总理日前在一次聘任的参事和館员座谈会上说:“我仍要强调讲真话”, 并借用《宋史.强行遣传》中的“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 ,阐述了“讲真话”的重要性,要求他们在国家的科学民主决策中讲真话,指出并痛批了当前政府工作中的一个不好的现象——不讲真话。朱镕基一当年为国家会计学院题词时也明确地提出“不做假账”。強调了“讲真话”的要求。他们不仅是针对参事、馆员和会计工作者,而且也是对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和广大人民群众而言,更是对党政机关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而言。讲真话是双向的,要求一方讲真话,而另一方不讲真话,就永远不可能真正做到讲真话。我对你讲真话,你不对我讲真话,甚至因我讲真话而对我进行压制和打击报复,那么就不可能有人再讲真话,协商民主自然也就无法实现。只有讲真话,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党政部门应该为民主协商过程中的各方讲真话和相互传递真实、客观的信息创造最有利的政治环境和氛围。
2,党政部门在讲成绩的同时,也要重视讲问题和不足
政协委员在每年的年中、年终以及平时的调查和视察中,普遍感到很难看到和听到真实的信息。因为许多被视察和调查的单位不能做到完全讲真话和真实地反映情况,而且大多是只讲成绩,不讲缺点和存在的问题。历届政协委员们一直提出应尽量改变目前的调查和视察方式,改用“明查暗访”的方式进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较为全面的掌握真实的情况,才能更有利于进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但都未能真正实现。党政部门和被调查和视察的单位和个人,大多还是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接受委员的调查和视察。
在每年两会期间的市政府、人大和政协的工作报告,以及政府通过媒体发布的各种信息,经常会出现所提供的“成绩信息”与“问题信息” 的不对称现象,往往是不恰当的淡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在谈到问题和不足时,往往是廖廖数行字,轻描淡写,不痛不痒,流于形式地一帶而过,使委员和人大代表们难以对进一步改进政府、人大和政协的工作,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3,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管理,努力克服统计数据中存在的不真实、不客观现象
统计工作中也经常出现统计数据不真实、不确切的现象,国家所公布的一些统计数据往往与实际情况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亲身感受不相符合,这中间既有人们对统计过程和方法手段的不熟悉、不了解,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原因,也有统计部门在统计过程中鉴于种种原因的影响而存在的有意无意的不真实性问题。我曾参加市政府某职能部门的一个立项课题---“上海市体育产业研究”, 并担任课题组副组长。课题组最初统计的1998年上海市体育产业产值达到98亿人民币,但由于担心领导不相信上海市体育产业有如此高的经济效益,最终的统计数据被压缩为53亿人民币。显然这是一个不真实、不客观的统计数据,根本不能反映当年上海体育产业的真正水平。
(六)努力提高发布信息的深广度和完整性
每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往往只有上海市本身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前后两年发展状况的纵向比较,从未有过与全国其他省市和直辖市之间的横向比较,使人们无法知道上海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在全国的真正位置。委员们往往只能从听到的小道消息、自身的感受,以及观察到的现实情况来判断上海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也很难做到准确的判断。
2009年、2010年两会召开的前后,我曾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对全国各个省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的统计,这才发现,上海市作为全国经济的绝对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的国际大都市, 其2009年经济发展的增速(GDP增长率)与其他省市相比,在全国4个直辖市中排在最后,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中排在倒数第4位,在全国34个直辖市和重点城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经济发达城市)中,排在倒数第3位。另从各省市2010年经济发展计划的目标看,上海也仅与山西和贵州并列为全国最低水平,低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平均水平。在地方财政收入上, 上海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中也列为倒数第2位,仅高于山西省,而且也低于各省市自治区的平均水平。许多委员们在听到我的这一统计结果后,都感到十分震惊,反响极大,因为大家从每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等报告中公布的信息看,根本就无法知道上海市在全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上,居然落到了全国最低的几个省市中。委员们不掌握全面的的信息,怎么能够更有效地对政府的工作和发展计划的制定提出更准确的、更科学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必要的民主监督。
(七)要重视决策信息的科学性,做到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决策
科学的决策是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而不是由某个领导个人和领导机关随意加以确定的。我们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市长及各政府部门的领导都要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发布各种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完成情况的信息。但其中有些信息的科学性令人置疑和对发布的某些信息的科学依据也未能做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解释。上海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应该是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最后加以确定。但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例如, 2009年11月上海市市长韩正主持召开了2009年专家经济形势座谈会,来自京沪苏三地的11位知名经济学专家为上海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献计献策。会上专家们在对国内外2010年经济形势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上海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对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专家们普遍对上海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看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对上海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也做出了较为乐观的预测,他认为:“对于2010年上海经济增长的预测,我们认为,经济增长肯定超过10%……”。这一预测值大大超过上海市最终确定的2010年8%以上增长率的GDP预期·“起始目标值”。但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并未完全采纳这些专家们的科学预测和咨询,最终为上海2010年的经济发展目标留了很大的弹性空间,确定为“8%以上”这个全国倒数第三位、模糊度较大的发展速度目标水平上,而2010年的实际完成情况(9.9%)与这些专家们的预测结果也是基本一致的。这使人对这一经济发展目标确定的科学牲产生质疑。
思考三,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我国协商民主中的“信息对称”
和“知情权” 的制度改革进程
施推进我国协商民主中的“信息对称”和“知情权” 是一项艰巨任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我国协商民主中的“信息对称”
和“知情权” 的改革进程
(一)尽快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法”,从法律层次上保证中共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信息对称”和“知情权”。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同志都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为此,应尽快在宪法规定的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条文下,结合政协章程和“两个意见” (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制定一个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本法—政党法,以进一步规范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各自行为,为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创造更加和谐的、制度化的信息环境。在依法治国框架下要“依法治党”,每个执政党和参政党都不能享有“治外法权”。
冯国勤在“推动多党合作和人民政协事业向前发展” 一文中指出:“进一步在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和反馈环节上健全制度,畅通民主监督渠道,提高民主监督的质量和成效。为了更好地实施协商民主,必须健全与协商民主相关的各种法律和制度。
(二)推进党和政府的制度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讲话中指出:“我们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党的制度建设、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发展党内民主,积极稳妥推进党务公开……。”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已实施多年,实践证明是解决协商民主过程中的“信息对称” 和“知情权” 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方法。只是在实施过程中,相关的党政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顾虑和阻力,直接影响了两个“公开”的有效实施。
多年来,虽然党和政府一再强调要做到“政务公开” ,而且近几年来在这方面确实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经常出现应该公开而不公开的现象。有些党政部门经常以所谓“保密”、“这是我们内部的规定不宜公开” 等理由,限制有一些应该公开、也可以公开的信心不能很好地公开。例如,上海市在涨工资方面在全国处于滞后地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在上海市的GDP中用于提高市民收入的比重过低,全国平均水平在42%左右,而上海市只有37%左右。自然就拿不出更多的资金去为上海市民涨工资和给上海市民更多的福利待遇。温总理说:在三年中“要把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53%,即使这样也低于历史最高水平55%二个百分点”。为使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更好的对这一重要的决策问题进行必要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就应该将这一重要的数据和信息成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而加以公开。遗憾的是,市政府有关部门从来没有将这一数据公开过。在上海市两会期间民盟代表的大会发言中,才让人们知道了这一数据。
由此看出,更好地推进党和政府的信息公开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推行“党务公开” 和“政务公开” 的政治制度,是实现协商民主中“信息对称” 和“知情权” 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三) 不断地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形式,努力维护政协委员的“知情权”
人民政协要不断地丰富政治协商的内容和形式,增强政治协商的广泛性和时效性。正如冯克勤同志指出的那样:“应在完善民主监督机制上下功夫,认真总结政协和民主党派的中央和市委重大政策执行情况以及全市重大活动开展民主监督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反馈环节上健全制度,畅通民主监督渠道,提高民主监督的质量和成效。要把完善政协的民主形式与加强政协的新闻宣传结合起来,逐步推进政协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的公开和透明,促进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更好地实现社会各方面的愿望和要求。” 很明显从人民政协的角度,要为保障委员的“知情权”提供更好的条件。
要进一步推进政政府相关部门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作出重大决议前,主动地听取政协的意见,召开各种听证会,利用媒体向社会进行宣传和听取意见,大都是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一些信息传递渠道,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还要探索新的信息发布渠道。
(四)努力提高协商民主各主体成员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政协新章程中规定,政协委员,应该是“在本界别中有代表性,有社会影响和参政议政能力” 的人。参政议政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参政议政的效果。政协委员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参政议政意识,而且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身的参政议政能力:包括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撰写提案的能力。这些能力中,绝大部分能力都与委员以及协商民主各主体成员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直接有关。
“信息对称”、 “知情参政议政”和“知情民主监督”是一个双向和多向的参与过程,光靠党和政府参与是不够的,只有协商民主的各个主体都积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协商民主过程中的“信息对称” 和“知情权” 。
文献参考资料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2011.7.20
(2)温家宝,《全国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新闻网2010。3.5
(3)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2010年中国经济关键数据》, 2010年2月27日
(4)温家宝,《全国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新闻网2010年3月5日
(5)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2010年中国经济关键数据》, 2010年2月27日
(6)温家宝,讲真话察实情——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4。18。
(7)邓聿文,要让讲真话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上海市政协学习参考资料2011年第三期
(8)钟晓渝,协商民主是具有中国特色民族形式,WTO与政府法制论文,
(9)无锡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优势、发展阶段及民主党派的未来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五学会(研究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1.6
(10)冯国勤,推动多党合作和人民政协事业向前发展,《解放日报》,2011.7.20
(11)上海市静安区政协课题组,人民政协扩大公平有序政治安定的方式和途径研究,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讯,2011年的第3期
(12)陆孝民,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与各民主党派的共同职能,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讯,2011年的第6期
(13)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处,关于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安排有关问题的回复,2011年1月31日
(14)韩正,《上海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上海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 2010年1月26日
(15)关于上海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上海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2010年1月26日
(16)各省、市、自治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各网站转戴,2010年1~3月
(17)“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复苏---专家纵论中国及上海经济发展,上海市政协学习委员会编《学习参考资料》2009年第6期
(18)马建堂,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增送8.7%,中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生产总值(GDP)历年汇总,
www.enorth.com.cn,
(19)中国财经报金三林,专家称居民消费不足原因是收入比重下降,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