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建设 >> 工作动态 >> 稿件

参加培训班感言:“盟”的四种声调

2014-08-01 16:17 来源:上音实验附中支部 作者:杜蕾

  “盟”的四种声调

  2014的夏天,我荣幸地参加了民盟市委第46期青年骨干盟员培训班。开班第一天,郑惠强主委说了三多:人多,年轻人多,女同志多。而四天下来,我深刻体会到了另外的三多,收获多,快乐多,朋友多。我必须要表达一下自己庆幸,那是远远大于这四天长度的心境的宽度,感悟的深度。

  刚加入民盟时,我曾经思考过,作为民盟成员自己希望达到的愿景是什么,现在,这个答案更加清晰,是“融化”。我常期待,作为教师,我想融化在我的学生群体里;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我可以融化在汉族大家庭里;作为民盟盟员,我想融化在国家建设的队伍里……而这次培训选择了这个炙热的七月,它加快了我“融化”的速度,天气的热情、培训安排的如火如荼、课堂上讲师的热情真挚、联谊活动的热火朝天,学员交流的热烈开怀……让我之前所期待的融入变得那么理所当然。接下来,我将“盟”这个字,利用汉语拼音的四个声调贯穿我的小结,那就是“懵、盟、猛、梦”。

  首先,我来解读何为“懵”。这几天的交流中,我听到许多盟员发言前都会说到这样一句话,就是“我对民盟也不太了解……”实话实说,很多盟友入盟之初,真的都是发“懵”的状态,对组织的历史不了解、对自己的责权不明确,对发展的愿景不清晰,正因为这样,我们这样的培训班显得尤为重要。几天里,我们听报告、听讲座、现场教学、专家答疑、热烈讨论、彼此分享,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油然而生。

  接下来,我们自然迈入了第二个阶段“盟”。大家开始认识了一个更加真实的民盟,内心建立一个温暖概念“盟”组织。民盟在新中国的成立过程中写下了浓重的一笔,身为盟员,自己必须要对得起这曾经用无数先贤的生命捍卫的光芒。短短的四天,我们体会到,民盟是一个大气谦和的组织。我们有着天然的亲密无间,我们可以在相见8小时后的联谊中就亲密拥抱,可以为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鼓掌、努力、欢笑、呐喊,我们用自己身上微弱的光点汇集成属于这个组织的光芒。

  所以,我们可以进入第三个阶段——“猛”,这是一种对工作干劲的期许,是面对困难时的韧劲、是我们可以激发的能量,是敢去闯一闯、拼一拼,做自己能做的,做好自己所做的。这才是我们履行盟员责任的状态,用发现的眼睛去提醒、去纠正、去监督、去作为,我们可以勇敢、或者说,勇猛地承担。我们必须站在真诚与真实里,收回为高喊口号而挥起的手,踏实地扑在需要自己的工作中。

  最后,我要解读的就是第四声“梦”。当全社会都在关注“中国梦”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不能仅仅是做梦的人,我们必须是圆梦队伍中的一分子。梦,是目标、是愿景、是方向,有了这样的指引,我们会知道自己终将去向何方。我们应该拥有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与合作共事能力。即使站在党外,我们也是和党共画“同心中国梦”。

  四种声调,读出了我的收获与目标,就算是“懵”着进来,此刻,我们都已经肩负着“盟”的使命,我们可以更勇“猛”的前行,因为,彼岸,有待我们实现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