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建设 >> 工作动态 >> 稿件

丰富多彩、意味浓厚的上海科技馆民盟支部活动

2014-03-11 14:43 作者:民盟科技馆支部

 

继承民盟优秀传统,紧随时代创新步伐

 

民盟上海科技馆支部的前身是民盟上海自然博物馆支部,是已故著名遗传学家、原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市委主委谈家桢先生在担任上海自然博物馆馆长期间亲自创建的,2005年更名为上海科技馆民盟支部。近年来,支部在陈筠主委的带领和全体盟员们齐心努力下,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高盟员整体素质,支部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为博物馆行业的发展及民主政治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

 

营造学习型支部

21世纪信息时代,社会发展脚步及科技知识更新节奏的日益加快,需要我们不断增强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作为民主党派成员,除了努力提高理论素养外,还要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特别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各种风波面前,要具有明辩是非,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能力。多年来民盟科技馆支部始终坚持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精心策划组织生活,组织盟员撰写学习心得进行交流讨论,集思广益,人人参与,把学习作为常态固化下来。通过学习,深化认识、巩固认同。我们的组织生活内容丰富多彩,除时事政治学习、革命传统教育外,还结合本单位实际和盟员的本职工作开展考察调研;邀请盟内外专家做讲座,提高理论水平,扩大兄弟盟组织之间的交流和考察学习,努力营造一个学习型支部,使支部盟员成为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缅怀先辈,牢记传统

20121016日下午,民盟上海科技系统委员会在上海市科技馆隆重举行成立大会。会上民盟中央副主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市委主委郑惠强提出:“要把继承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民盟科技工作的重要使命”。多年来科技馆民盟支部一贯注重传统教育,每年都要组织各种形式的缅怀革命先辈活动,如前往高桥烈士陵园、上海民盟传统教育基地——滨海古园等,通过宣讲民盟光荣传统,激励大家加倍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工作环境和幸福生活。

2011年,本支部盟员赴滨海古园参加了民盟市委举行的辛亥革命先驱、民盟卓越领导人张澜铜像揭幕暨“中国民主同盟(上海)传统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深刻缅怀辛亥革命先驱、中国民主同盟卓越的领导人张澜。他为中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平而奋斗了一生,其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以及志行高洁的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高尚风范值得我们后辈敬仰并学习。

2012年科技馆民盟支部又组织盟员一行18人前往吴江参观了民盟前辈费孝通故居。费老是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陈列馆中陈列着大量史料和遗物,让我们了解到这位被江村人尊称为“小先生”和“费先生”的民盟前辈的光辉业绩及其倾注毕生精力奉献人类社会发展的博大胸怀。正是因为有了费老孜孜不倦的调查,有了他关于“苏南模式”、“小城镇,大问题”等著名论断,江村以至吴江经济才得以蓬勃发展,吴江已连续十多年名列全国百强县前10位。他为家乡的百姓指引了一条又一条致富的道路。费孝通永远活在当地百姓的心中。

 

 

        

 

   立足本职工作,注重跨领域文化交流

陈筠主委是上海科技馆基金管理处副处长,是我馆“流动科技馆”项目的领头人。她带领着团队走访、策划、制作根据广大居民、学生所需要的互动展品,初步奠定了将科普展品小型化、便携化,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互动性,将这些展品巡展到最需要的科普前线。“流动科技馆”自创立以来,始终秉承要到最需要的地方,把科普送到家门口。目前已经实现上海17个区县全覆盖、走向长三角一小时科普圈6个城市。流动科技馆每年市内巡展的场次不下100余场,年均受益人数在20万人次左右。各区县科委、科协纷纷寻求合作,到目前为止已有5个区县设立了自己的流动科技馆。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陈筠还率队深入四川地震灾区,远赴新疆、西藏、云南、青海、安徽等老少边穷地区,途中,不仅要克服高原反应,还要经历崎岖颠簸的山路,以及恶劣天气环境的影响。当地的政府、科协、学校,认为这种科普援助方式是“造血型”援助,比常规的“输血型”援助更值得他们去好好的运用,他们会倍加珍惜。螺丝壳里做道场,“流动科技馆”小小的箱子里承载着一个个精致的科普展品,浓缩了科技馆里的精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美誉。在得到大众肯定的同时,流动科技馆于2012年被上海市民政局评为第二届“上海慈善奖”优秀慈善项目奖;紧接着于2013年申报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并获得“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的殊荣。

本支部的盟员都是我馆的业务骨干,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世博会期间,支部盟员王吉良同志参与了中国馆的展示内容策划、展示工程建设以及编写讲解稿等工作;熊世琛同志也参与中国船舶馆的技术管理,并向馆里提供了具有一定价值的论文《世博会中国船舶馆展示技术深度剖析》。由本支部盟员周保春、张小澜担任主编和编辑的《自然与科技》杂志以及《上海科技馆》季刊,为了配合世博宣传,做了两次世博专题策划,共刊登8篇解读世博的主题文章。本支部盟员的模范品行,是对民盟最好的宣传,对于有志加入民盟的同事来说也起到了激励作用。

为进一步鼓励盟员在各自的科普岗位上建功立业,凸显民盟在科普事业中的作用,在员工中起到表率作用,科技馆支部还积极联系兄弟单位盟组织,安排盟员前往多家科普单位开展考察调研活动。曾先后组织前往松江科技馆、上海都市菜园、河口科技馆、张江上海科学院等地参观学习,就现代科学传播的理念、方法、形式进行了深入考察,与同行盟友开展广泛交流。此外,为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文化观、推进文化建设、创新服务的精神,科技馆支部积极拓宽外联渠道,跨领域、跨专业,曾先后与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海关民盟,及民盟化工支部、民盟中科院上海分院委员会、民盟黄浦区委等单位开展横向联谊活动,通过联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联合活动,使盟员不仅开阔眼界、交流思想、增进友谊,还弥补了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为不同文化系统的单位在各项工作上的进一步合作打好了基础,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教、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注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

按照盟市委的要求,在立足做好本职岗位工作的前提下,我馆盟员还围绕科技馆建设和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撰写社情民意。如:陈烈红盟员向民盟市委参政议政部提交的《建议初中学生体检由X光透视改为胸片拍摄》,降低辐射对于青少年的危害;张小澜提交的《关于保护上海科技馆停车场小池塘生态湿地的建议》,建议城市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城市生态湿地对于物种保护和市民科普教育的意义;周保春提交的《关于设置鸟类保护普法宣传牌的建议》,呼吁加大群众监督和执法力度,杜绝猎杀、食用野生鸟类行为。在下一个五年中,新一届班子争取把社情民意撰写作为盟务工作重心之一,鼓励、指导盟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充分发挥参政议政作用。

 

热心公益活动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期间,我支部先后3次组织捐款,全体在职盟员慷慨解囊,共筹集善款6500元,关心灾区,奉献爱心。2012年,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主办,上海向阳花青年公益社承办,民盟上海市委协办的“井冈山孤儿看上海”公益活动在上海举办,参观上海科技馆是这次上海之行的首选活动之地。71120名来自大山的孤儿们由中科院民盟盟员组成的志愿者一对一陪同下,怀着兴奋、激动的心情,走进了上海科技馆。科技馆民盟支部对这次活动作了充分准备,认真落实各项配合及服务工作,提供了免费参观展区、免费观摩科普电影的服务。部分盟员带领孩子们进行全程游览讲解,精心安排午餐等,体现了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脸上始终露出惊奇、快乐和幸福的笑容,井岗山孤儿在上海科技馆渡过了愉快、难忘的一天,科技馆给孩子们的暑假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上海科技馆,活动获得了圆满成功。

 

           

 

    几年来,我们科技馆民盟组织已发展成为一个凝聚力强、充满活力和积极向上的集体。在职盟员数量逐年增加,支部规模逐步扩大,吸纳了一批思想素质高、学有所长的知识分子。科技馆民盟能够健康茁壮地发展,得益于民盟市委的关怀和上海科技馆党委的鼎力支持,也是主委和全体盟员一致努力的结果。我们相信,在民盟上海市委领导和中共上海科技馆党委指导下,科技馆民盟一定能日益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