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建设 >> 稿件

民盟上海市第五综合总支部赴义乌学习考察

2015-05-07 09:16 来源:民盟第五综合总支 作者:陈燕华

WDCM上传图片

    为了更好地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传承民盟的光荣传统。近日,民盟第五综合总支部在杨国鸣主委的带领下赴义乌陈望道故居参观学习,本次活动得到了义乌市民盟的大力支持和热情接待。经过考察学习,总支共二十六位盟员共同感受了民盟先贤陈望道先生的艰苦奋斗、研学刚直的精神,值得我们永久学习、缅怀与纪念。

  从上海出发,大巴车行驶近五个小时后,沿着长蜿蜒的山路,盟员们来了到位于义乌市郊分水塘山村的陈望道故居,旅途的疲惫已然消退,盟员们迫不及待的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深入了解故居内每一件陈列着的展品。

  陈望道故居是一栋宣统年间建造的两层砖木结构庭院,白墙黑瓦,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陈望道先生是民盟的前辈,也是中共早期的核心人物,他是第一位完成《共产党宣言》完整版汉译本的译者。为了躲避追捕着,掩人耳目,陈望道躲进自家柴房内,1920年2月至4月,油灯下,陈望道先生没日没夜地译书,村里至今还流传着陈望道翻译时废寝忘食,嘴里吃粽子误将墨汁当红糖蘸了吃的故事。

  陈望道先生1951年加入民盟,曾担任民盟中央副主席。陈望道先生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的蓬勃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陈望道长期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参观故居,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陈望道先生在建党的初期做出的历史性贡献,留下的不凡功绩与深刻思想,盟员们接受了一堂生动的盟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深切的感受到民盟先贤为寻求革命真理,为中国新民主主义所作的贡献。

  翌日,盟员们来到浦江仙华山进行半天的游览,仙华山以“奇、险、旷、幽”称誉江南,大家都被眼前的壮丽美景深深吸引,攀爬至石峰险耸峙的仙华山巅,沿途的景观让人心驰神往,无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劳动人民的智慧。

  此次的考察活动,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一方面借此机会,欢迎新盟员,帮助大家拓宽视野,增进盟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第五综合总支部的凝聚力,使盟员们更加热爱这个融洽的集体,热爱民盟组织,增强对民盟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盟员自身建设,感受到民盟先辈的光荣传统,继承发扬老一辈民盟领袖创立的优良传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民盟的发展壮大与坚持与党风雨同舟、密切合作的政治立场分不开,与党肝胆相照,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国家的新一轮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