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03 15:31 作者:盟宣
定好宣传聚焦点 找准宣传闪光点 抓好宣传落脚点
□ 民盟浦东新区委员会副主委 林小红
作为全国基层民主党派中人数最多的地方一级组织,民盟浦东区委多年来积极探索宣传工作的有效形式,努力拓宽宣传工作的载体,构建宣传工作的长效机制,将宣传工作与区委各项工作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相互促进,有效提高了宣传报道的广度、深度和力度。特别是去年换届以后,区委以新成立的文化与宣传专委会工作为主要抓手,探索文化与宣传整合发展,结合浦东实际,通过三个“导向”(即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项目导向)的工作方法论,综合考虑文化与宣传工作的整体布局,用大文化和大宣传的思路解决问题,努力进行与浦东地位相匹配的民盟精神生态建设。工作上我们主要抓了“三个点”:
一是围绕党派工作重心,定好宣传聚焦点。2011年是区委班子换届年,区委在各类宣传报道中紧扣“换届”主题,在区委班子顺利交接之后,区委出版了《浦东盟讯》换届专刊,通过大量的会议信息、文字和照片,及时报道领导班子更替情况和新一届班子未来五年的工作思路等。全年的宣传工作始终围绕区委的工作重心,做到了深入宣传,广泛报道,加深影响。
二是结合重大纪念日,找准宣传闪光点。2011年适逢中共建党90周年、民盟成立70周年和上海民盟组织成立65周年。区委结合这些重大纪念日,适时弘扬民盟优良传统,宣传盟组织中的优秀集体和先进分子,举办先进表彰大会,挖掘先进中的闪光点,撰写了洋泾中学
三是用好人才和《浦东盟讯》,抓好宣传落脚点。宣传工作的好与否,关键之一在于宣传骨干队伍的培养。换届后的文化与宣传专委会由两位区委委员――教发院的资深编辑卢颂刚和浦东摄影家协会主席李介公担任正副主任,又从42个基层支部中精选了文字功底好的积极分子,依托他们的专业素养组成了一支40多人的宣传队伍。区委还专门邀请盟市委方荣副主委和专委会李介公副主任分别为宣传队伍进行培训,参加了市委宣传骨干培训班,召开文宣委会议,吴大器主委亲对下半年几项重点工作予以部署,下发《宣传工作手册》等资料,调动了宣传骨干们的积极性,出现了支部有活动就有报道,人人都是通讯员的可喜现象,涌现了一批基层宣传骨干。
作为浦东民盟对外宣传的主阵地《浦东盟讯》,曾受到民盟中央、民盟市委的多次表扬。两区合并后,集原南汇和浦东两份盟讯之大成,是区委对内与近1600位盟员沟通交流、对外宣传浦东民盟的重要平台。今年在征稿、组稿、版面设计、栏目选择上都作了大幅改动,新版《浦东盟讯》内容丰富、党派色彩鲜明,获得了广大盟员的一致认可。
回顾总结我们的工作,主要通过五个“给力”来努力抓好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内生性成长:
一是学习给力,催生团结奋进的思想动力。我们在宣传中重视突出党派思想,尽力发挥和弘扬民盟界别的特色传统、浦东民盟的特长优势以及浦东独特的地方资源;
二是指挥给力,凝聚齐抓共管的合力。我们通过领导重视,配备专业人才管理,努力发挥专业的指挥能力来有效整合,充分地发挥整体效应;
三是谋划给力,深入挖掘内部潜力。我们将通过五年的战略规划,结合阶段性工作部署,层层倾斜,充分挖潜,努力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宣传骨干队伍;
四是活动给力,提升组织活动的持久魅力。结合《浦东盟讯》的改版,努力在宣传中精心策划,突出服务大局,激发特长盟员和特色支部的活力;
五是制度给力,推动基层组织的优化创建。文化和宣传专委会成立之初就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作机制,通过设定年度工作目标和计划,对基层组织和宣传委员予以一定的任务布置和年终考评,以一定形式奖励先进,不断地鼓励盟员各显其长,在民盟的大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
再接再厉 为民盟宣传工作添砖加瓦
□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王幼敏
在我的印象中,盟市委还没召开过这样大规模的宣传工作表彰大会,表彰的人数和设立的奖项如此之多,这说明上海民盟的宣传工作形势喜人,人才辈出,所取得的成果已经到了应该来一番总结和表彰的时候了!
在校盟委领导下,我从2003年起曾负责华东师大盟讯工作,六七年下来,现在谈两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通讯员是干什么的?这似乎是个一目了然的问题,写写通讯报道呗!其实不然。今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毛主席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当年奔赴延安的许多知识分子不理解这句话,自认为有文化,但是毛主席的目标是要把分散的一个个文化人组织成一支革命军队,军队要有纪律有约束,要服从命令,往一个共同的方向去前进,所以才有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座谈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明确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大众服务,为革命服务,是革命的工具。今天我们做民盟的通讯员就是做盟组织的宣传工具,我认可“工具”很重要。同志们不要听了“工具”心里就不舒服,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就是工具,要做成一件事,必须先有好的工具,只不过那是些死工具,而我们是有思想的活的工具,可以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我们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成为民盟组织众多系统中的一条重要纽带,所以我们不要妄自菲薄。
如何做好通讯员?这关系到通讯员的工作方法问题。我的体会是:在下面要服从基层领导,主动请示,多跟盟员接触,广泛搜集信息。还应该与盟市委宣传部经常保持沟通交流,以互通声息,主动争取宣传部的指导。如有机会参加盟市委的座谈会、培训班,就要与其他单位的盟员多交流,以吸取大家有益经验,并把自己工作中的困难、困惑讲出来,以便及时获得民盟市委指导和兄弟单位盟友的指教。
我在多年的宣传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决心以这次表彰大会为新的起点,再接再厉,争取做出新的成绩,为民盟工作添砖加瓦。
民盟是新闻报道值得深挖的富矿
□ 《人民政协报》记者 顾意亮
能够参加2011年度宣传工作先进表彰大会,并获得“媒体贡献奖”,对我个人来说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对今后工作的鞭策。
以我自己的切身感受而言,近年来,上海民盟的活动越来越丰富,为我们媒体从业人员创造的新闻采撷环境也越来多样化。比如,曾经让我们跟随郑惠强主委一同参与“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调研,在课题调研过程中,就让我们媒体先期介入,掌握到了一个课题诞生的横截面,而不是仅仅面对一份几页纸的调研报告,让我们现场倾听到了各方面的意见反馈,从而让我们最终的报道能够更鲜活、更立体;又比如,在上海民盟建立传统教育基地的过程中,民盟市委宣传部的同志给我们提供了详实的文字资料和背景材料,让我们不仅仅能够做例牌性的新闻报道,还得以了解周公馆和民盟的一段渊源,从而挖掘出一篇具有史料价值的新闻稿件。
民盟市委宣传部等部门,通过电话、短信、邮箱等载体积极为我们媒体提供新闻线索,为及时、全面的报道好上海民盟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想,我们之所以能够在报道上海民盟的过程中,取得一些成绩,主要还是归功于民盟市委工作的不断进取和创新。尤其是换届以来,如民盟市委聘任思想政治工作顾问,多举措加强思想建设;制定五年发展规划,确立人才战略,并且搭舞台、压担子,通过校区合作、区县联动、专题论坛、挂职培训等形式选拔和培养人才;连续开展对象鲜明、主题连贯的盟员培训工作,以及出台许多适合新形势的工作条例等,都深深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也由衷的感觉到民盟是个新闻报道的富矿,值得我们深入地去挖掘,去采撷。
让民盟与律师这份缘能得到宣扬与传播
□ 上海律师协会副会长 黄 绮
我本人对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也是近两年才提高的,之前我一直秉承做人要低调,只做不说的原则行事。但自从我成为本届律师协会分管宣传工作的副会长之后,我才意识到只做不宣传是对整个律师行业的不负责任,我必须要学习如何做好宣传工作。
我的体会是,做好宣传工作应首先从培养宣传意识开始。民盟与律师界渊源颇深,曾任民盟中央主席的沈钧儒、史良都是律师出生,首届上海律协的会长韩学章以及被誉为“律师名片”的李国机律师又都是盟员。现在我们依然看到八个民主党派中,唯有民盟中的律师数量是最多的。作为民盟第一司法委的主委以及律协分管宣传的副会长,我意识到自己有使命也有优势可以把民盟与律师的渊源宣传出来。律协也和民盟一样有一个官方网站和一本杂志,而且都是由我具体负责的,我就思考着如何让民盟与律师的这份缘能够在律师的业内媒体上得到宣传。在此特别要感谢郑惠强主委对我工作的支持及为2011年第11期的《上海律师》杂志撰写的卷首语,要知道这本杂志是上海14000余名律师人手一册的业内月刊,影响力非同一般。郑主委在卷首语中畅谈了民盟与律师界古往今来的渊源与现状,极大地扩大了民盟在律师界的影响力。
民盟组织的一年一次“百名律师义务法律咨询”活动已经举办了十年,尽管都是由律师们担当主角,但律师协会却并不了解这项在民盟极有影响力的活动,活动也从来没有机会在律师行业中得到宣传。去年10月29日的咨询活动民盟首次与律协联合举办,律协盛会长亲自到场参加开幕式。活动结束后我在第一时间写了报道,及时放到了律协的官网“东方律师网”上,并同时投递民盟网站。之后,更多当天主会场及各分会场的活动报道内容及照片,又都登载到了《上海律师》杂志上,盟员律师们做了十年的义举,终于能够在业内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司法局与律师协会的领导看到报道后,对律师们参与盟市委举办的这一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支持。
宣传工作的作用在于宣扬与传播,如何跟上现代科技的步伐,踏准时代的节奏也是做宣传工作的人需要思考的。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博等也成为了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前不久召开的民盟代表大会上,我用手机将会场的情景拍照后配以文字发送到微博上,文字内容除了反映大会的主要信息外,还抓住时机传播了上海民盟中现有律师人数等的信息。微博发出后,马上就有盟员律师或其他民主党派的律师与我互动。
我们第一司法委是成立于2011年的新的基层组织,大家也充分认识到宣传工作是利用盟内外媒体反映委员会工作、体现委员参政议政积极性以及向盟内外交流工作及信息的重要性,所以盟委成立伊始,便设立通讯员,及时将成立大会的信息撰写通讯稿投至民盟网站,且被市委统战部网站录用。
一年来,一司委的骨干盟员分别在民盟网站、《上海盟讯》、《上海法治报》、《联合时报》及《浦江纵横》等盟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内容围绕社会现象、民生问题以及盟务及盟史展开,比如盟市委常委薄海豹在《上海法治报》发表的“建议制定见义勇为人员奖励保护条例”;副主委朱勇芳委员在《上海盟讯》上发表的回顾老盟员的“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的文章;盟员周忆在《浦江纵横》杂志发表“尊重宗教信仰,做好动迁安置工作”的文章。我也经常在民盟网站和《上海盟讯》上投稿反映民盟律师的相关动态及撰写“新主委感悟”等体会文章,还多次在联合时报等发表关注社会民生的言论。
今年市律协正在为上海律师公会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进行宣传,民盟因为与律师界的渊源,被律协邀请作为支持单位共同参与。当年救国会“七君子”中的四名律师沈钧儒、史良、沙千里及王造时都是盟员。解放后沈钧儒担任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史良担任了司法部部长。粉碎“四人帮”后,民盟律师韩学章、张中一起被指定为姚文元的辩护人,韩学章是上海律师公会最后一届的常务理事,曾出任上海律师协会首任会长,即使到了当今,盟员律师中可圈可点的人物和事迹比比皆是。 作为本次纪念活动的统筹负责人,我注重对这段历史的宣传。请民盟市委领导写回忆文章,向报刊记者提供线索,《新闻晚报》开设的律师百年纪念专栏中专门对我们的传奇盟员律师韩学章作了整版报道。《新民晚报》、《联合时报》、《浦江纵横》杂志等媒体记者也在相继向我约稿或要求提供相关线索。我觉得自己真是身逢其时,有幸在这百年之际能够宣传民盟律师当年的辉煌,突显律师界“法治、爱国、责任”的主旋律,对此,我有一种幸福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