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5 16:57 来源:民盟闸北区委 作者: 居宁
我和肖集有个约定
——感悟“智助”安徽肖集中学烛光行动三
同吃一锅饭、同看一本书、同上一堂课、同做一道题……怀揣着一份热忱,一份希望,一份信念,上海民盟闸北区委主委王钢和风华初级中学堵琳琳校长率队一行六人于2013年3月依约真正走进了安徽淮南市凤台县肖集中学,开始为期三天的烛光“智助”活动。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既是教育的理想诉求,也已成为现实的努力目标。短短三天,走过的,是无数求学的孩子;留下的,是我们一路的足迹。简单而温馨的教室,简陋而洁净的校园,生活的是孩子们的淳朴与善良,留下的是我们的希望与期待。
为你打开一扇窗
本次的“智助”活动,旨在充分发挥风华初级中学优秀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农村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时间虽然短暂,三位“智助”老师只安排一节示范课和教学交流活动,老师们却本着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竭尽所能,有备而去,做到成竹在胸,力求把自己教学的“亮点”呈现出来,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
王以新老师借班上课的教室,曾经异常的安静,孩子们的见识、眼界、知识量、素养、朗读技能少的可怜。在怅然兴叹的同时,王老师和颜悦色,循循善诱,全校最沉默的教室活跃了,沉寂不再;张雷老师平易近人,学科功底强。她的物理课,学生很放松,也很认真,学生们踊跃讲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课堂,温馨,快乐;民盟盟员谢海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广博的学识,清晰的教学结构,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独具特色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赢得了听课老师的高度称赞。
从各地赶来的广大听课教师能或多或少领略到上海风华初级中学教师课堂的教学理念、教学风采、教学智慧和教学风格,留给他们在教学中的更多思考。
激情燃烧在肖集
短短三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当地人们纯朴、憨厚、善良与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我们深深感触到了当地学生对知识文化的强烈追求与渴望;我们更是深深体会到当地教师那种无私奉献,敬岗爱业的精神。我们深感来自农村中学的可贵,他们虽然面临着经费不足、生源相对落后、教师工作待遇偏低等困难,但是,学校的领导、老师们却无怨无悔,顾大局、识大体,把一切的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学校的教育事业上,这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奉献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特别是肖集中学那位2000年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教务主任——一个帅小伙,便是他们当中的典型代表。作为名牌师范大学毕业的才子,到大城市工作易如反掌,他却根植农村,无怨无悔,十几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用行动见证着农村教育工作者的风采。在他身上散发着的是一束光,一股力量,一种精神,催人泪下,激人奋进。
将“智助”行动进行到底
农村教育急需什么样的“智助”内容?归途中,我们反思着:办好教育靠的不仅仅是资金和硬件,更要依靠先进理念和文化的引领,推动办学软实力的提升。
“智助”先进的办学理念:忧则思变——要给农村学校校长们换换“脑袋”,堵琳琳校长如是说。先进的办学理念既能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又能体现学校自身的特点,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现在的农村中学,内无名师领路,外无专家指点,完全靠教师自己摸索。对口支援的优质学校,应该帮助农村学校建立起适合学校长远发展的办学理念,这样,农村学校的发展才会有方向。
“智助”实用的教科研成果:闸北区教师进修学院科研室居宁老师认为,农村学校的教科研几乎是空白,教师要想写点文章困难重重,查找资料不方便,好不容易写出点文章,又没有专家指点。因此,我们要将先进的教科研成果带到农村去,帮助农村中学建立必要的教科研制度,传授基本的教科研方法,以达到“智助”的真正目的。
“智助”优秀的教师:挂职学习——要给农村的教师们开开“眼界”,王钢主委坦诚承诺。现在农村中学的教师工作压力大,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很多教师教研教改的意识非常淡薄,对于教学论文怎么写、多媒体怎么用,都一无所知,急需有人给他们指路。因此,我们真诚地欢迎农村的有为教师到风华初级中学挂职锻炼,帮助农村学校尽快缩短与先进学校的差距,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教育需要一群怀揣着同样梦想的人共同努力,像温家宝总理说的那样,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我们也期待着在民盟中央“烛光行动”的推动下,上海闸北民盟与安徽凤台县肖集中学能够携手共进,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