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与国企改革时期的大龄下岗人员不同,目前的失业者逐渐呈低龄化特征,失业群体从“4050”人员逐渐提前为“2030”人员。18-35 岁青年失业总人数是整个失业人群中增长最快的群体。从“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报道开始,媒体把大量的目光和焦点投向了高校毕业生。然而,那些学历不高、技能不占优势,只能在中低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就业机会的社区青年则面临了更大的就业困难。
社区青年主要是指:具有本市户籍、年龄在16到25周岁、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没有进一步就学的青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学历低、技能低,就业能力弱,在就业中抗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就业的社会支持资源,因而长期游荡在社区。这批弱势群体的就业困难,直接影响所在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然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社区青年的就业之路却困难重重:
1、社区青年缺乏有效求职资源,容易受到各种蛊惑。他们大多无法对自己的学历和技能没有清晰的认识,无法把自己所拥有的特长进行整合,对相关的就业信息与就业政策也不敏感。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非法中介和企业利用青年政策不清或急于就业的心理,以招聘为名发布虚假招工信息,或以介绍费、培训费、服装费等各种名目牟取不正当利益。社区青年一旦上当,便会心灰意冷,更对求职失去兴趣。
2、社区青年劳动与就业观念相对消极。怕苦怕累、辞职率高,无法适应工作环境;或者怀有不切实际的创业幻想,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却没有明确的目标和项目计划,没有工作经验,什么都想干、什么都干不好,结果创业不成功也不愿意给别人“打工”。
3、社会舆论氛围影响家庭与社区青年作出判断。部分媒体和社会舆论对精英、白领、金领的过度报道,使社会整体忽略了工人等普通劳动者的社会价值。此外,教育高投入后对高回报的期望,以及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使得大部分青年希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获得体面、经济待遇较好的社会精英岗位,而对技能型“蓝领”岗位少人问津。
稳固的就业岗位意味着稳固的家庭,这些青年沉淀在社区,不但成为家庭和国家的负担,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必须多渠道扩大社区青年的就业之路,帮助他们早日走上岗位,建议如下:
一、“抚”、“育”并举,发挥政府四级网络平台作用。针对面临着家庭困难与就业困难双重窘境的社区青年,应当纳入保障援助和政策帮扶范畴。要依靠团委等青年组织关心就业,劳动部门和社工组织联动调查就业现状;依靠教育、司法、妇联、残联等部门联系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关怀指导帮助其就业。可以通过发放短期救济金等方式来保障毕业生基本生活。同时,对于吸纳社区青年就业的企业进行政策性补贴,由劳动部门牵头减免或代缴一定时间段的员工社会保险金费用。探索建立“市-区-街道-居委会”劳动保障事务的纵向三级联动模式,加强各类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的利用率和传递及时率,确保公共服务资源快速、便捷的传递和共享,提高就业服务窗口的形象和工作质效。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为青年增加求职资源。对青年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绝非破解当前青年就业难题的权宜之计,也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对青年人来说,由于在工作经验方面相对欠缺,职业证书在求职过程中就扮演敲门砖的角色,是就业所需的硬件条件。同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也促进了在职青年加强终身学习,进一步开发、发展职业内涵,促进其爱岗、乐业,增强职业的稳定性。政府应当根据目前就业市场的热点内容,针对社区青年人群的特点,继续推出有针对性的补贴职业培训项目。让社区青年可以毫无经济压力地去参加技能培训并最终获得相关证书。
三、用政策杠杆来引导青年从事技能型工作、面向基层就业。要破除人们轻视甚至鄙薄职业技能的观念,首先就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完善高技能人才聘任制度,将高技能人才放到关键岗位发挥作用。重能力、重业绩,不拘一格,鼓励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制定技能型人才培养、使用、奖励制度,为优秀的技能型人才提供工资晋升、专业深造等制度性安排,提升其职业安全感、价值感、成就感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的青年从事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工作。政府在培养青年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青年面向基层就业方面应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要制订鼓励青年到郊区农村从事教育、医疗、法律服务等工作的政策和具体待遇,引导更多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四、整合政府各部门力量,共同扶持青年创新创业。根据创业意向的调查,有89.6%的青年对于自我创业,表示出了强烈兴趣与积极性。在坚持全社会帮助创业的前提下,如果能将这些部门联合成一个帮助青年创业的组织体系,形成长效扶持机制,这必将对青年创业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此外,政府职能部门还可以进一步普及青年人的创业意识,引导青年人转变观念,鼓励有想法、有技能的青年人投身创业活动。可以给青年提供有用的创业信息并在成功创业者中推出一批先锋典型,通过进学校、下社区进行巡回宣讲,将自己在创业道路上成败得失的经验传授给广大青年,起到激励作用的同时也可以使青年创业少走弯路。探索积极有效地运用、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宣传报道青年创业的典型例子、新的扶持政策和创业热点和趋势,使青年及时掌握所希望了解的创业动态,引导青年敢于创业、理性创业。
2016-08-22 09:42 作者:方研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