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 稿件

有关《就医记录册》的几点建议

  《就医记录册》是患者就医时的凭证,记录着患者就诊时,医生所写的病史、患者所做的必要检查及结果、最后的药物治疗和所必须注意的事项,可能还有下次就诊的时间等。现在患者在各级医院就诊时,有的医院是门诊电子病史,打印在记录册上,有的仍是传统的手写方式。在临床工作中,常常发现如下问题:

  1、 有的医院电子病史打印比较规范、整齐,但也有的医院在打印时出现跳行,跳页,甚至重叠打印、颠倒打印等,造成记录册纸张的大量浪费。

  2、 传统手写方式,可能因患者较多,有的医生写的病史简单,字迹潦草,让人无法看清,被称为“天书”;有的甚至没有记录。

  3、 有些外地来上海工作的,单位参加了医保,却没有《就医记录册》,就医时遇到了麻烦,不能就诊,去街道医保服务点或医疗保险事务中心领不到记录册,让回自己单位领也没有领到。

  4、 有的老人《就医记录册》用完,不知哪里可领到,或者领取地点较远或交通不便,就提出就诊医院是否可领取,方便老人。

  因此建议:

  1、 每个区布点一些医院,凭借身份证、医保卡和用完的《就医记录册》,领取新的《就医记录册》,以方便高龄老人更换。

  2、 更换《就医记录册》时可适当收取费用,杜绝浪费。这样患者和医生都会在打印或书写门诊病史时,注意规范,节约用纸。

  3、 为参加医保的新上海人发放医保卡时,同时给予《就医记录册》,以免因没有《就医记录册》而影响就医。

  希望有条件的医院,门诊病史建议打印,既能让患者对自己的病史一目了然,又能让别的医生能看清患者之前的就诊情况。

2016-07-18 15:32 作者:丁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