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包装的作用是为了药品在生产、运输、贮存与使用过程中保护药品、方便使用。但是,近年来随着包装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推力,不少药品包装日益复杂、考究、精致,有些甚至到了豪华的程度。特别是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由于需要长期、固定地服用某类药,一次性配药的数量较大,包装复杂的药品往往造成携带不便,因此病人通常会在配完药后,把药品包装拆开,取出药品后将包装丢弃。复杂包装的做法,直接增加了药品生产成本,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造成资源浪费,产生大量废弃物垃圾,不符合环保理念。
因此,提出建议如下:
一、药品审批阶段,相关部门在对药品价格进行审核时,要同时对药品包装的层数、包装成本等进行控制。在保证药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简化包装,使用各种环保手段(如再生纸包装等),尽可能减少各种自然界难以降解的塑料包装、铝箔板包装。
二、在利用大数据统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基本药物大包装、简包装的集中招标采购规模。(1)在药品品种方面,经过对全市医院配药情况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更多适合大包装、简包装的基本药物,特别是用于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治疗的药品。(2)各医院可以根据年度药物使用情况,做好使用量大的药品的品种、剂量的统计上报,由全市医疗机构统一向药品生产企业直接定制大剂量、简包装的药品,以减少不必要的包装。
三、各级医院针对不同情况,可以酌情采用大处方、简包装的药品。对于住院病人,一律使用简装药品。于慢性病、需要长期稳定服药的患者,开具“大处方”,发放简包装的药品。目前规定,各级医疗机构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长期服药的慢性病人,可开具2-4周处方用量。但实际上可以进一步放开至5-8周并不为过。
四、各级医院,特别是社区医院应加强对药品包装的回收。当前,社区医院一般都有过期药品回收点,现在可以在这个点的旁边增加一些设施,用于分类回收各类药品包装。可以采取类似于垃圾分类回收的方法,将玻璃瓶、塑料瓶、纸质包装、铝箔板等分开回收,统一处理。各级医院打印的药品明细单上不妨增加一行温馨提醒:请将药品包装送回社区医院回收利用。规范的药品包装回收渠道的建立,也避免给假冒伪劣药品生产者以可乘之机。
2016-07-18 15:31 作者:陈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