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民盟复旦大学委员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召开 “民盟与中华传统文化”研讨会,与会专家详细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
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任沈志刚、复旦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张骏楠等出席此次研讨会。民盟上海市委原宣传部部长王海波、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章义和、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邹逸麟、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郭晓冬、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范丽珠、复旦大学数学学院教授陆帅等盟员先后作主题报告。研讨会由民盟复旦大学委员会主委杨新教授主持,近40人参加。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历史职责,更是民盟盟员的时代使命。研讨中,大家认为,民盟的先辈为今天的民盟盟员树立了榜样:或者像周予同先生、冯友兰先生那样继绝学、顺时变,在时代发展中继承发展先人的学问与文化;又或者像费孝通先生那样“知行合一”,真正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生命之中,在现实生活中实践传统文化。民盟在中国的历史转型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如今,中国站在了新时代的历史节点之上,站在了重塑国家与国民,以及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关口上,如何向先辈学习进一步发挥民盟的作用是值得思考的。
在报告中,各位专家均表示,传统文化对于今天的中国与世界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要不断在现实中运用好、发扬好传统文化。民盟盟员应当向各位先辈们学习,主动学习实践传统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不断发掘精神资源,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筑起新的精神长城。
研讨会上,复旦大学民盟负责人还就成立民盟市委参政党理论和盟史研究会复旦分会筹备事宜进行了交流。
2018-05-31 10:46 作者:民盟复旦大学委员会